服用利福平后2h和6h血药浓度作为药峰浓度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研究.docx

服用利福平后2h和6h血药浓度作为药峰浓度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研究.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服用利福平后2h和6h血药浓度作为药峰浓度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研究 ? ? 赵 凯,温立鸿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郑州 450000) 利福平作为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运用在抗结核治疗的方案中,同时其属于浓度依赖型杀菌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相关研究显示[1],利福平的抗结核作用通常与其血药浓度存在密切相关性。目前,临床上认为利福平在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存在吸收不良或者延迟吸收的现象[2],既往使用单一时间点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方式极易产生误差。因此,若能对其用药后2 h和6 h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即C2h和C6h)进行监测,可进一步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完全了解患者机体中利福平的血药浓度改变[3-4]。但目前临床相关报道极少,本文对此开展临床试验,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纳入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服用利福平后C2h和C6h作为药峰浓度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纳入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5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1.25±1.34)岁;单纯肺结核93例,多系统结核2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40例,高中学历43例,大专及以上学历32例。本研究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伦理批件号IRB-2018-257)。 纳入标准:① 均符合《中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5]中的诊断标准,并在本院接受标准治疗方案(H-R-Z-E/4H-R)治疗者。② 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③ 患者基础信息完整,参与整个试验。 排除标准:①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② 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者。③ 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或者交流障碍者。④ 吸烟或有酗酒史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H-R-Z-E/4H-R治疗超出1周,其中利福平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0.15 g)依据450~600 mg/d剂量空腹顿服,血药浓度处于稳态,检查当天清晨要求患者进食少量早餐,休息2 h后使用H-R-Z-E/4H-R,分别在用药后2 h和6 h收集患者外周血(2 ml),对其血清进行分离,并选择安捷伦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深圳市三莉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利福平的血药浓度。同时,将国际通用的利福平药峰浓度(Cmax)目标值8~24 μg/ml作为评价标准[6]。若患者C2h和C6h值不足Cmax者,判定成吸收不良,并纳入低血药浓度组;若C2h和C6h值任意一项处于Cmax范围内,可纳入正常血药浓度组;最后将Cmax值出现在服药后2~6 h定义为延迟吸收。本研究中115例患者经评价发现,其中18例患者C2h和C6h值不足Cmax,纳入低血药浓度组;另97例C2h和C6h值均有任意一项处于Cmax,纳入正常血药浓度组。 1.3 观察指标 首先观察服用利福平后2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达标结果,并对比低血药浓度组与正常血药浓度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利福平使用剂量、合并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低血药浓度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利福平使用剂量、合并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与正常血药浓度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 2.2 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达标结果 正常血药浓度组在C2h和C6h血药浓度时达标率高于低血药浓度组,且正常血药浓度组600 mg/d剂量的达标率高于450 mg/d(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达标结果 n(%) 3 讨论 临床通常利用血药浓度监测的方式来调整用药剂量,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可保证治疗结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目前,血药浓度监测已被广泛运用在抗生素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中,并在调整剂量上发挥了较高的应用价值[7]。但在抗结核治疗中,关于血药浓度监测的报道较少,其中利福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可通过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的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8-9]。 利福平属于脂溶性药物,经口服后的吸收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既往临床多选择单一时间点进行监测,如用药后2 h监测其血药浓度,并将其结果作为Cmax,但其效果并不明显,难以准确体现出利福平的血药浓度高峰,随后临床利用药动学或用药曲线等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发现选择多个时间点来监测血药浓度的效果更好,可显示出利福平在机体内的浓度改变,而其在机体中血药浓度水平对杀灭结核菌的影响较大。以往研究报道中[10-11],发现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可成为评估一线抗结核药物抑菌活性的药动学指标,但其在测定药-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