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____________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背景:①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②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2.选官标准:3.影响:逐渐成为士族特权的工具,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朝时已经走向末路。家世、德才→家世 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一种由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1.发展历程 1)隋代创立2)唐代完善隋文帝——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 武则天——增加人数,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高官主考,提高地位,后为定制 1.发展历程知识链接进士科:科举考试最高等级。要求考生根据特定题目创作诗、赋。明经科: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 科举考试的内容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帖一大经(《礼记》或《左传》)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五条以上者入取口问大义十条,能通六条以上者入取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纹理者与以及第进士帖一大经及《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四条以上者入取试文、诗赋各一篇试时务策五道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2.流程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3.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4.影响:(1)积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2)消极影响: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①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思想;②以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③科举制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三)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世袭制(夏商周)科举制(隋——清)军功爵制(战国)察举制(西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血缘军功孝廉才能→家世考试成绩演变趋势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官基础: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中枢机构的演变)秦朝:汉武帝:光武帝:魏晋南北朝:隋文帝:尚书省尚书令为少府属官,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为中朝官。正式设立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恢复尚书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3.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一)创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二)职能尚书省门下省皇帝中书省(草拟)(执行)(审核)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政事堂中书门下运作过程: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六部---吏: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礼部:主管礼仪、科举等,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狱,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三)评价(1)三省分工明确,又设政事堂议事,提高了行政效率。(2)三分相权,相互牵制,加强皇权。(3)三省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4)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枢政务机构6秦代:三公九卿汉武帝:中朝、外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一)基本概念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