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判断对错。 1.“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 3.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 ) × √ √ 课堂演练 二、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三、我们今天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都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些什么? 敬爱的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经典电磁理论很容易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2.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转动时,电子会不断释放能量,最后被吸附到原子核上. 3.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原子光谱应该是连续的. 4.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彻底否定了经典电磁理论. 5.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通过物质后的光谱上的暗线反映了高温物体的组成成分. 6.同一种物质的线状谱与吸收光谱上的暗线,由于光谱的不同,它们没有关系. 7.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规律是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 * * *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这句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 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句要用坚决、充满信心的语气来读;“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闲”要轻读,读出当做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朗读指导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同桌交流:3、4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张 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对比 诗意:五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 诗意: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课后第二题)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故意将庞大的事物说得极小,属于缩小夸张,更好地突出了红军的英勇顽强。 小组合作朗读第5、6句诗思考:这两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两件大事?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颈联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大渡河上有一座铁索桥,名泸定桥。 横 拍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以动写静 高耸入云的山崖。 诗意: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课后第二题) 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课后第二题)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拓展阅读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