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二语文组(《江城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什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办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警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合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1.C.“用语浓墨重彩“错误。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里”和“十年”写出了生者与死者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隔离,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能再相逢的遗憾。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叠如霜”三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记述词人在对亡妻的哀思中释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加深了这首词的内涵。 C.“小轩窗,正梳妆”句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亡妻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印象。这看似梦境记实,实则是夫妻二人生前甜蜜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D.本词题为“记梦”,梦境在全篇中居主导地位,词人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语言朴索,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 2.D“梦境在全篇中居主导地位”错,此词题为“记梦”,只有下阅五句写梦境,上阅写梦前所思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思量,自难忘”并举,利用两组看似矛盾心态之间的张力,倾诉往事蓦然来到心间难以遏止的久蓄情感,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苏轼的内心世界。 B.“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说得极为沉痛,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 C.“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推人及已,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D.词中读不到令人感觉“矫情”之语,用词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 3.C “推人及己”错,推己及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词人与妻子生死两隔,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B.词人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 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表现了词人心情的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也是不能话凄凉的。 D.“夜来幽梦忽还乡”,实写自己当年和妻子共度的甜蜜岁月;“小轩窗,正梳妆”,妻子的情态容貌,就在眼前。 4.D虚写,想象与妻子再次相见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是“记梦”,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 B.“纵使”句设想相逢情景,以自己的沧桑困顿进一步渲染对亡妻的眷恋。 C.“相顾无言”句以夸张手法摹写梦中之境,以千行之泪,反衬相聚的欢欣。 D.结尾三句从对面着笔,设想亡妻月夜凄凉心境,以寓自己深切悼念之情。 5.C“反衬相聚的欢欣”理解有误,词的下片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自肺腑出,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并非“相聚的欢欣”。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此时与亡妻阴阳相隔已经十年,怎奈何山高路远,凄凉难言,只能强忍着不去思念。 B.词人在梦中回到阔别的家乡,也看到常见的场景,表达爱侣在自己心中留下的永恒印象。 C.夫妻相见没有往日的卿卿我我,唯有清泪流下,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D.全词运用夸张、拟人、比喻以及虚实结合等手法,把夫妻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深婉而真挚。 6.D.“拟人”错误,这首词没有使用拟人,有夸张,如“泪干行”,如“肠断处”,极言对亡妻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哀痛,有比喻,如“鬓如霜”,以两鬓染霜显其仕途坎坷、心力交瘁之苦;有虚实结合,如上阅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实,下阅记述梦境,是虚。 7.古人写诗常从对方着笔,谓之“诗从对面飞来”。请结合本词,举例分析说明。(6分) ①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对写”。诗人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