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名城与杭州水网体系的构建
浙江是一个有着诗意的水城。水生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浙江和杭州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杭州的水景丰富多彩, 江河湖海溪泉一应俱全。论江, 有波澜壮阔、闻名世界的钱塘江及其涌潮;论湖, 有秀雅妩媚的西子湖;论溪, 有田园诗章般隐逸的西溪湿地;论河, 有古运不息, 活力永恒的京杭大运河。“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杭州得此美誉, 同水景旅游资源的支撑密不可分。近年来杭州的城市旅游形象逐渐向休闲之都转变, 与水旅游的大力开发密不可分。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在杭州各类旅游资源中, 处于枢纽的地位, 起着关键、核心的作用, 举足轻重。因此, 可以作为杭州市域整体区域旅游形象的代表。
杭州运河是杭州城市水旅游开发的一出重头戏。杭州城市的发展, 天堂地位的确立与大运河的开凿、开发密不可分。杭州市政府决心在弘扬西湖文化, 丰富钱塘江文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旅游, 形成三水并举的城市水旅游发展格局。
一、 传统历史遗迹资源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极大地促进了沿河两岸及黄河、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杭州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 同样也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演化, 形成了特有的地理景观与史迹遗存, 如今已成为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
杭州运河长期以来都是杭州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主要基础, 杭州运河也曾养育出一代代名人英才, 留下过一批批天骄豪杰的足迹和传说, 也曾散落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古迹, 这些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的主体, 是观光休闲旅游的基本载体。到目前为止杭州运河的原生性旅游资源不少被损毁或仅留地名, 或因环境污染而使其内在价值大为降低, 但是在运河沿岸还保留下众多史迹遗存、名胜佳景、人文风情和社会风貌, 成为杭州宝贵的旅游资源。杭州运河旅游资源可细分为自然资源, 如名山 (半山、皋亭山、老虎山、青龙山、黄鹤山) 、名泉 (清水潭、珠儿潭、游龙潭、浴龙池等) , 植物景观 (拱宸桥旁的古樟树林) 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古城遗址、古桥梁、古建筑、古园林、古街巷等, 社会旅游资源以城市公园、文化设施、商业闹市街区及购物中心等为主, 主要包括墅园、半山公园、武林广场、省展览馆等。
杭州运河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滨水性, 水是杭州运河旅游资源点的共同背景, 以水为主线, 形成水和山的组合, 以及水和历史、人文景观、现代人文景观的组合, 共同组成一条景傍水的运河滨水景观带。
因此我们在创文化名城的活动中, 不但要弘扬西湖文化、丰富钱塘江文化, 而且要发掘运河的文化内涵, 体现运河的文化特色, 让古老的运河焕发青春, 让运河沿线成为杭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更是一项为名城增光添彩的重要工作。
二、 以“清”“美”为主题,打造运河文化走廊
杭州运河作为大运河的南端, 与北端起点 (北京积水潭) 一脉相承, 遥相呼应, 同时东通钱塘江、南接西湖、西连西溪成为构成杭州城市水系以及连接浙东运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对于发挥杭州水景特色旅游, 沟通区域性山水旅游乃至对整个大运河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动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千百年来, 大运河与杭州城市发展唇齿相依, 杭州古运河两岸曾经一派繁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南起江干区三堡船闸、北至余杭塘西镇, 河道总长39公里, 贯穿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区。运河交通孕育了杭州城, 运河的波涛节拍, 应和着杭州悠悠千年的发展节奏。杭州因有运河一跃而成“东南第一州”。商贾云集, 出现了“水面上船樯20里, 街面上商铺三万家”的空前繁荣景象。清末民国时期, 运河淤塞, 航运停止, 运河衰落, 20世纪50年代运河边工厂林立, 工业污水污染导致运河河水变黑变臭。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河治理, 1997年拱墅区政府提出“让运河清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吹响了构筑运河景观带的序曲。为杭州运河旅游资源开发打响了第一炮。2000年8月杭州市委提出“做好运河文章”后, 为发挥运河旅游、历史文化、生态等城市功能, 弱化市区河段的货运功能, 把运河建成为以展现城市景观为主的亮丽的都市风光视觉走廊。2002年11月, 一个体现大杭州城市格局, 着眼于挖掘运河文化内涵, 高起点开发建设运河杭州段的战略构想《京杭运河杭州段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 由杭州市规划局编制完成, 市政府计划投资30亿万, 着力建设运河文化风景线。在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的重大决策以来, 杭州市围绕:“还河以民, 申报世遗, 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三大目标, “坚持截污、清淤、驳坎、配水、绿化、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 倾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2003年杭州市区完成了搬迁31座规模小、设备落后、噪音扰民、带有腐蚀性和危险性的码头。
2006年10月, 经过4年多的努力, 运河 (杭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