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上式得: (8-44) 过热区长度: (8-45) 式中,下标1和2分别表示过热区的进口和出口参数 为方便,取 (4) 壅塞流 当工质在毛细管出口处的流速达到当地音速时,毛细管处于壅塞流动。此时的质流率GC称为毛细管的壅塞质流率或临界质流率。 其计算公式为: (8-46) (8-47) (8-48) (5) 其他参数的确定 毛细管流动的沿程摩阻系数f的计算,采用Churchill关联式: (8-49) 式中,Reynolds数Re = Gd/?。 对于两相区的动力粘度?TP按下式计算: (8-50) (6) 管长计算 在进口状态及出口背压已知条件下,利用上述简化模型,可以方便地按要求的质流密度确定毛细管长度。此时,先要确定进口有无过冷,过冷度有多大。一般情况下,毛细管进口为过冷,出口为二相,此时只要按上面的方法,求出过冷区和二相区的管长,并相加即可。如果是其它的情况,则先确定存在哪几相,再分别求出各相的长度,并相加得到总的管长。 (7) 质流量计算 基本实现步骤如下: 假设毛细管的出口压力等于其背压,结合进口条件,确定毛细管内是否存在过冷、两相或过热流动区域及存在的各流动区域的进、出口状态,并求出毛细管出口为背压时的壅塞质流率G0。 假定毛细管的流量为G0,对于存在的各流动区域,计算该区域的长度,并将不同流动区域的计算长度相加后得到毛细管的计算长度。 3.将毛细管的计算长度与实际长度比较。若计算长度在误差限之内,则毛细管出口的压力等于背压,质流率等于G0。若计算长度偏长,则说明实际质流率大于G0,毛细管的出口压力高于背压,此时需要重新假定新的出口压力,重复以上的过程。若计算长度偏短,则说明实际质流率小于G0,不出现壅塞,出口压力等于背压,此时只要在小于G0的质流率范围内搜索一个正确的质流率。 3.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前提:忽略蒸发器与冷凝器中制冷剂的阻力损失,制冷剂两相区的温度可近似认为是一致的。 对于冷凝器: (8-51) (8-52) 其中,M, h, m分别为制冷剂的质量、焓和质流率;q为总的热流;下标SH, TP和SC分别表示换热器的过热区、两相区和过冷区。 令: (8-53) (8-54) 将上两式在一个短的时间步长内积分得: (8-55) (8-56) 式中,上标1和0分别表示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的物理量。 对于蒸发器,完全可以采用与上面同样的方法,只是在蒸发器中没有过冷区而已。 4. 充注量计算模型 对于一个典型的小型制冷装置, 制冷剂量可一般地表示成如下形式: (8-57) 上式中等式右边各项分别对应蒸发器二相区,蒸发器过热区(包括回气管),冷凝器二相区,冷凝器过热区,冷凝器过冷区,压缩机空腔,干燥过滤器和润滑油。 如果空泡系数α 已知,则两相区中的制冷剂质量可结合具体结构参数等来计算: (8-58) A是流道内截面积,LTP是两相区长度 空泡系数是两相混合物在任一流动截面内气相所占的总面积份额,又称为截面含气率或真实含气率: (8-59) A、Ag分别表示流道面积与气体流通面积。 干度,也叫质量含气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流道截面的两相流总质量中,气相质量所占的份额: (8-60) 式中,M、Mg、Mf 分别表示总的两相流质量流率以及气相、液相的质量流率。 两相区制冷剂的密度: (8-61) 干度,二相区空泡系数,气相和液相之间的滑动比三者的关系为: (8-62) 式中,S为滑动比。 5. 系统稳态仿真 制冷空调装置的系统仿真,是将部件模型组合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表现实际装置的特性。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对部件模型进行不同的组合。 对于稳态仿真,以空调器设计企业设计需要为目的仿真包括两种算法: 第一种算法是已知蒸发器过热度、冷凝器过冷度(毛细管的内径和并联数给定,其他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也已知),求整机的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以及制冷量、压缩机功率等。算法如图8-17所示。这种算法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 图8-27 系统稳态仿真算法流程图一 (过热度、过冷度为输入,充注量、毛细管长度为输出) 第二种算法是已知系统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毛细管的内径和并联数给定,其他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已知),求系统性能(制冷量、压缩机功率、蒸发器过热度、冷凝器过冷度等),算法如图8-18。这种算法适用于预测已有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性能,以便找出产品设计上的不足,为产品的改进提供指导。 依据上述两种算法所编制的空调器仿真程序已在企业中得到应用。 图8-28 系统稳态仿真算法流程图二 (充注量、毛细管长度为输入,过热度和过冷度为输出) 6. 系统动态仿真 动态仿真较稳态仿真更为复杂,下面结合电冰箱动态仿真进行介绍。 图8-29 所示为一种可行的边界条件选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