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文写作之:巧设分论点.doc

高中语文:论述文写作之:巧设分论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述文写作之:巧设分论点 文/郭青松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而分论点则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与某一事理的,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当然,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对于一篇论述文而言,可以没有分论点。但有了分论点,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丰富,说理更充分,脉络更清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设置分论点呢? “内外兼顾”寻找分论点 我们先以课内学过的《六国论》为例。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总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两个分论点分别是: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所谓“赂秦而力亏”,这是贿赂秦国带来的直接后果,危害的是贿赂国自身的利益——导致国力亏损;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则危害的是其他国家的利益——贿赂秦国导致秦国的国力不断增加,其他没有贿赂的国家的国力则相对下降,又因为失去了援助而被秦国一点点蚕食。也就是说,“赂秦”的行为,对内,害了本国;对外,害了他国。 据此,在设置分论点时,就可以从“内”与“外”两个层面来考虑。论述文是用来讲道理的,要么是告诉他人应该做什么,要么是告诉他人不应该做什么;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产生对内(对自己、对家人、对本国等)与对外(对他人、对城市、对国家、对民族等)的影响,而这就是分论点之所在。如,某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一个文明人”,其分论点则可以是: 文明反映个人素质——对内。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不讲文明的人,那你的不文明行为就会显示出你的素质低下,丢你自己的人。 不文明行为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对外。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不讲文明的人,出国在外,你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还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因为国家形象是每一位公民的个人行为来体现的。 “内外兼顾”设置分论点的好处是:文章不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且全文文意递进,论述层层深入,体现出写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刻性。 为什么——从后果处提炼分论点 还是先以《六国论》为例。在提出总论点之后,作者先提出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也就是说“国力亏损”是贿赂秦国的直接后果。但作者只说了这样一个直接危害,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还可以想到其他的直接危害。比如,赂秦会导致失去本国百姓的民心,赂秦会导致丧失国家的尊严等。也就是说,在总论点“弊在赂秦”之下,可以设置“赂秦而力亏、赂秦而失民心、赂秦而失尊严”这样三个分论点。 其实,从间接后果这一层面来看,“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下面还可以另外再设置三个分论点:赂秦导致“彼”涨(秦国国力上涨)“此”消(不赂秦者国力相对下降),赂秦者影响他国民心、赂秦者影响他国朝政。根据这样的分论点,完全可以另外再写一篇《新六国论》。 比如针对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总论点可以是:善待你的“亲密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的阅历经验能帮助我们把握好生活这部书的主题走向,因为他们的知识智慧能帮助我们丰富生活这部书的厚度与深度。这两个“因为”就可以当做是文章的分论点。 据此,所谓从“后果处提炼分论点”,实际上就是从“为什么”——原因的角度来设置分论点:“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每一个原因就是一个分论点。 怎样做——从做法上提炼分论点 我们跟别人讲道理,不仅仅要讲清楚“为什么”,更负责任的态度是还要讲清楚“怎样做”。比如,我们讲要热爱劳动,首先要分析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但是,“热爱劳动”这个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怎样做”才能培养出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呢?并且热爱劳动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的,那么,“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热爱劳动呢?找到几个具体的“怎样做”,也就等于找到了几个分论点。 我们还是以《六国论》为例: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作者在分析完“弊在赂秦”的两个理由之后,又很负责任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既然弊在赂秦,那么就说明不能再赂秦了,那么就应该这样做: 物质奖励。“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给国家的谋臣以封地,奖励他们,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精神抚慰。“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国家的兴旺发展当然要靠人才,那就礼贤下士,招揽天下的能人异士为国效力。 团结一致。“并力西向”,君臣上下齐心,六国精诚团结,大家拧成一股神,一致对抗秦国。 很明显,文章的总论点“弊在赂秦”可以不改变,但文章的写法可以改一下:简单分析了不能赂秦的原因之后,然后把三个具体的做法当做文章的三个分论点来展开论述,同样是一篇好的论述文。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关于“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