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事迹材料(6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第 第 PAGE 1 页 家庭事迹材料(6篇)   家庭事迹材料1 在宝山乡宝山村宝山屯有这样一户人家,2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境况,家人始终和和谐睦,被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一走进宝山屯,就能观察一座砖瓦房,养满鸡鸭的院子虽然看似拥挤,但被整理的洁净整齐,走进房子,窗明几净,各种家电一应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电视,这便是高洪梅的家,炕上的老人是高洪梅的公公。每当有人与老人谈起儿媳妇的时候,老人总是得意的说:“洪梅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跟我们老人红过脸,早些年条件困难,有好吃的,洪梅他们三口人从来不舍得吃,都留给我吃,我体不好,洪梅就借钱带我看病,买补品,跟我的亲女儿一样。虽然我如今去讷河老儿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会回来,要不太想他们了”她叫高洪梅,今年46岁,一位一般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致富,用贤惠关爱家人,用和善和正直关心邻里乡亲。 1990年中专毕业的高洪梅和丈夫朱振喜结连理,两人是中专的同学,青梅竹马,婚后便定居在了宝山村宝山屯,刚结婚的时候,家里条件特殊困难,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结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别人家,平常就吃馒头咸菜,夫妻俩如今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依旧眼中饱满泪花,那真叫一个苦啊。但是苦难并没有打倒高洪梅夫妇,小两口借钱承包了几亩农田,开头种植黄豆,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日子虽然辛苦劳碌,但是小两口却乐在其中。可是现实没有想象的美妙,那一年的黄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没有赚到钱,欠的债务也没有还上,雪上加霜的是高洪梅的公公生病急需人照看。面对这些困难,高洪梅没有退缩,她仍旧保持着乐观的生活看法,她劝慰受打击的丈夫,同时把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来赡养。 秋去冬来,为贴补家用,高洪梅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贩卖,黑龙江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最低温度可以到达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都没有阻拦住高洪梅对家人的爱,她用自己的双手,靠着卖柴解决了冬天家人的温饱。那个冬天高洪梅白天砍柴卖柴,晚上回家给公公洗脚按摩,换洗脏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后,她还要和丈夫讨论大豆的栽培技术,盼望来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这样,一年过去了,1991春节过后,高洪梅怀孕了,即将为人母的她,兴奋之余多了一丝担忧,孩子诞生后会不会有好日子过,黄豆能不能丰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来。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由于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会改变的。果真,黄天不负有心人,在高洪梅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复了,身体变得硬朗起来;在乡农技人员的关心指导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难忘的一年,由于这一年,高洪梅和朱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俩给孩子起名朱小磊,盼望儿子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随着小磊的长大,高洪梅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盖了新居子,虽说房子不大,但那也是属于自己的窝,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借来的房子里了。生活好了,有人劝高洪梅再生一个孩子,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但是高洪梅没同意,她说:咱们得主动响应国家的政策,一家只生一个好,把这个孩子培育成人,让他受教育,长大后回报社会。这是高洪梅的心声,也是高洪梅的抱负,她为这抱负努力着。她在种地和照看老人、孩子之余,开头饲养鸡鸭,起初搞养殖只是想用鸡鸭蛋给老人和孩子补补身体,但是后来她发觉,乡里的饭馆,都是从农户家购置鸡鸭,往往还供不应求,她确定把规模扩大,由原来的几只,进展到了几十只,这样既保证了家人的健康,又补贴了家用。 1998年农村集体分地,高洪梅家的农地变多了,种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松了,往往要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远在讷河的小叔子一家看到嫂子的辛苦,确定把老人接去讷河照料,但是高洪梅不愿,在小叔子和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最终达成协议,每年的春夏两季老人要回来高洪梅家,让高洪梅连续尽孝道。很快小磊到了上学校的年纪,宝山乡没有学校,要读书只能去县里上学,那意味着家里的开销又要变大了,许多人劝高洪梅,小孩子读完学校,熟悉几个字就足够了,别念什么学校了,下地干活,还能给你搭把手。高洪梅反对的说:我不仅要让我孩子读学校还要让他读高校,只要他想读,我就始终供下去。 高洪梅抱着这个信念,种地,养殖,栽木耳段,日子是过的越来越红火,不仅给家里盖了大砖房,更把小磊培育成了高校生,去年小磊顺当从高校毕业,如今成为了信誉社的一名工作人员。而高洪梅仍在努力着,劳动着,她要让好日子始终连续下去。   家庭事迹材料2 陈宏瑞是大通区洛河镇淮建村村委会主任,同时还是淮南市绿佳园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在当地有肯定的知名度,不仅是由于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果,还由于他和他的家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主动参加环境爱护

文档评论(0)

知识文库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