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以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已经成 为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挑战,探索低碳节能的发展道路, 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 动我国社会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阶段。居民消 费层次不断提高,也更加注重消费品的绿色安全和高端品质。但当前 我国消费品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品牌竞争力不 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费增长,甚 至造成消费外流。消费需求升级要求标准化积极响应,为高端产品贴
标,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
现有的电源逆变器、绿色低碳标准有如下:GB/T 37408-2019 光 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GB/T 21225-2007 逆变应急电源、QC/T 1036-2016 汽车电源逆变器、T/GDES 76-2022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技术 规范 电动机等标准,以上标准是电源逆变器的产品标准,是以标准的 技术要求为核心制定的相关标准内容,但是目前国家鼓励开展绿色、 低碳产品的评价工作, 以推广产品的认证实施,在目前现有的标准中 没有相关的电源逆变器的绿色低碳产品的评价标准,制定此标准迫在
眉睫。
2
为落实《中国制造 2025》《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十四五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我国“十 四五 ”及中长期节能减碳目标,将能效、碳足迹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国 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推动逆变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从 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电源逆变器的评价,并进一步将其纳入各地行业发 展规划。从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要求、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等 维度进行编写,形成可具体指导评价绿色低碳产品电源逆变器的要求 规范。本标准的研制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实施绿色制造,实现低碳发展, 使行业内绿色低碳体系建设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走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之路。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质量强国标准工 作组提出,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标准由浙江雷亚电子有限 公司、深圳欧陆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博雷蒙电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
同起草。
三、标准的编制原则
标准起草小组在编制标准过程中, 以国家、行业现有的标准为制
订基础,结合我国目前的机械行业现状,按照GB/T 1.1—2020《标准
3
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及相关
要求编制。
四、标准编制过程
2023年6月9日,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正式批准《绿色低碳产品评
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立项。
2023年8月18日,《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 团体标
准启动会正式召开。
2023年8月29日,《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电源逆变器》 团体标
准申请开始征求意见。
择日召开评审会(上报评审专家资料)
五、标准主要内容
1、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评价要求
5 评价方法和流程
6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六、标准水平分析
6.1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4
经查,暂无相同类型的国际标准与国外标准,故没有相应的国际
标准、国外标准可采用。
6.2 与国际标准及国外标准水平对比
本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3 与现有标准及制定中的标准协调配套情况
本标准的制定与现有的标准及制定中的标准协调配套,无重复交叉
现象。
6.4 设计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
经查,本标准没有涉及国内外专利。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情况
本标准的制定过程、技术要求的选定、试验方法的确定、检验项
目设置等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九、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该标准作为推荐性团体标准。
5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
办法)
由于本标准首次制定,没有特殊要求。
十一、废止现有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编制说明(镀锌钢踏板).docx
- 半导体材料专用加工刀具征求意见稿.pdf
- 半导体材料专用加工刀具征求意见稿.docx
- 半导体材料专用加工刀具编制说明.docx
- YE5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132-400)标准征求意见稿(PDF).docx
- YE5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132~400)标准编制说明.pdf
- YE5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132~400)标准编制说明.docx
- S20-M.RL油浸式立体卷铁芯配电变压器标准征求意见稿(PDF).pdf
- S20-M.RL油浸式立体卷铁芯配电变压器标准征求意见稿(PDF).docx
- S20-M.RL油浸式立体卷铁芯配电变压器标准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