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写作材料的摄取—感受情感体验.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受的作用 CONTENTS1引发写作冲动2产生写作情感3启动写作思维 引发写作冲动1 作者为文之前,都有一个准备过程,这个过程是包括写作动机的萌发,选题、聚材、立意至掌握全部写作内容,其中写作动机的萌发至关重要,而写作动机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写作主体的感受。 写作有两种需要写作动机离不开需要,但需要并不都能成为写作动机。写作动机的产生源于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的感受。客观需要和主体需要 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过: “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来的那样深的思想。”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诗人对“微小的花”的感受深沉而独特。文章,无论是客观需要写的,还是别人授意写的,都离不开写作主体的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感受引发了写作的冲动。 产生写作情感2 写作实践表明: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文小品,其作者都有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其写作冲动往往来源于感情触动。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用文字反映客观世界,表述认知结果,而且将自己的感情主体的意志渗透其中。 这种“触动”就是写作主体的感受它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火花,它常常表现为情感的激荡、理智的启示和诗意的暗示,使作者产生一种表达某种思想、宣泄某种感情的渴望,这便是写作的冲动,它既是作者感情的闸门,又是作者写作思维活动的起点。 启动写作思维3写作思维是写作的前提和灵魂 “静观默察”是观察环节,通过观察获得感知;“烂熟于心”是感受环节,这是产生写作冲动、启动写作思维的主要途径。“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 “凝思结想”为运思环节,这是升华认识、疏通思路、设计文章蓝图的必由之路,思维活动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全过程。“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是传达环节,这是通过语言符号将思维的成果“物化”的具体过程。写作实践表明,写作主体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了感知,引起了触动,产生了感受,进而进行定向性的思维活动,最终完成文字的传达。“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 感受的类型 感受从获取渠道分,可分为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从感受方式分,可分为微观感受、宏观感受、异常感受、反常感受、综合感受等等。在感受实践中,它们相互联系、彼此沟通。 CONTENTS1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2情感性感受和认知性感受3个人感受与社会感受4初次感受与再度感受5被动感受和主动感受 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1 就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主体的感官对对象的直接认识。它是写作者获取生活信息、积累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直接感受 就是借助种种媒介,如语言文字(听人讲述或看书)、电影、电视、舞台表演(话剧、戏曲、舞蹈),在别人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获得感受。间接感受 两者对写作都很有价值,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下笔如神”。对初学写作者,向大师名家学习,有意识培养自己的间接感受,至少可以进步得更快一些。 情感性感受和认知性感受2 从感受与情感的关系看,可以把感受分为情感性感受和认知性感受。情感性感受强调主体的喜怒哀乐、惊奇恐惧等情感内容,认知性感受却着眼于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心理活动。 我们平常讲,“请谈谈你的感受”,就是要求对方谈他的感觉、态度判断以及认识。情感性感受是推动写作的动机,认知性感受却常常是写作的内容。 个人感受与社会感受3 日本人看到乌鸦时很高兴,因为他们认为乌鸦是吉祥鸟;中国人却没有这样的好心情,因为在中国乌鸦向来被认为是带来厄运的鸟。个人感受是本能的、个性的感受,冷与热、酸与甜、喜怒哀乐、尖利与柔和等;社会感受是后天形成的,带有群体性的,受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的感受。 在写作中,个人感受固然可以成为抒写的对象,但社会感受对写作的影响更大。 因为虽然写作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的,但体现在作品中,绝不是作者个体的“我”,“伟大的诗人谈着他自己,谈着他的‘我’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谈着全人类。” 我们也强调写作中的个性,强调“表现自我”,但这种自我绝对不是“个人主义”,绝对不是与社会生活、文化背景隔绝的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社会感受是主体独特的心理结构、艺术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或隐或显地决定着主体对生活的态度、题材的选择、情感的内容和抒发的方式。 初次感受与再度感受4 如果初次感受非常强烈富有冲击力,那它就很容易进入主体的意识,转化为再度感受。从感受是否被重复的角度,感受分为初次感受和再度感受。初次感受是在当下情景中的感受,再度感受是在回忆中,不断咀嚼回味初次的感受,使它更为强烈绵长。写作中记录下来的都是再度感受。 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为他送行买橘子,吃力地穿过铁道时的背影,深深地烙在作者的眼里心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