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13.080
CCS B 11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80—2020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 应用技术规程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II
引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1
5 无人机与载荷类型 2
6 作业前准备 2
7 现场作业 3
8 现场作业后工作 4
9 数据处理与成果 4
10 无人机操作及辅助作业人员 5
11 紧急事故处理 5
附录 A(规范性)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作业计划与任务表 6
附录 B(规范性)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应急方案 7
附录 C(规范性) 无人机完备性检查项目 8
附录 D(规范性)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作业信息记录表 1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嵩县水土保持科学 研究所、北京易测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衣强、宋文龙、张红峰、闫俊飞、李泮营、靳春香、段媛媛、孙涛、付媛媛、 孙俊青、刘春洋、李红星、张岩、郭伟红、郭华、刘云、李志平、刘杰、刘明欣、徐建昭、程焕玲、苗 玉霞、程瑞芳、丁立、高翔、潘文玲、赵胜朝、李伟华、张聿锋、张静、卢宁、张芳、张颢文、谷启、 孙国静、肖航、栗营、金凯。
引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河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规范无人机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中的应用,保证水土流 失动态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特制定本文件。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
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应用总体要求、无人机与载荷类型、作业前准备、 现场作业、现场作业后工作、数据处理与成果、无人机操作及辅助人员、紧急事故处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操作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465 水土保持术语
SL 27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 59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465、SL 277和SL 59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体要求
4.1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中,以下情况宜应用无人机开展野外核查工作:
a)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在人员、车辆难以到达区域开展野外核查工作;
b) 大范围、集中连片开展野外核查工作;
c) 在山地、丘陵和岗地开展林地、园地郁闭度和草地盖度现场调查工作;
d) 对植被指数(NDVI)计算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复核;
e) 开展区域地形数据获取、人为水土流失调查、重点治理工程调查等工作;
f) 其它宜应用无人机的情况。
4.2 无人机作业人员应熟悉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业务, 明确每次作业目标和任务。
4.3 应通过电子地图或野外踏勘,事先了解作业区域情况。
4.4 事先了解天气情况, 地面 4 级风以上、降雨、雷电、大雾(能见度小于 200 m)等严重影响飞行 安全的天气禁止飞行作业。
4.5 提前做好无人机组件、电池电量、存储卡等检查工作。
4.6 无人机作业宜 2 人以上配合实施。
4.7 勘查无人机野外作业区域的地形地貌、下垫面状况、高大建筑物和设施的位置等, 综合确定无人 机起降点。
4.8 高压变电站、高压线 100 m 范围内严禁无人机作业。
4.9 铁路和高速公路两侧 300 m 范围内、高铁线路 500 m 范围内、省级以上公路两侧 50 m 范围内均严 禁无人机飞行作业。
4.10 无人机野外作业时应携带安装水土保持无人机应用软件的移动工作站,可及时处理数据,检查并 排除存在的作业问题。
5 无人机与载荷类型
5.1 无人机类型
按无人机平台结构与气动布局,无人机划分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和其它类 型等。野外核查飞行作业面积小时, 宜采用四旋翼或六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2038-2020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范.pdf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docx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pdf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1-2020苹果老果园改造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2-2020苹果乔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4-2020玉米芯连续利用栽培草菇—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