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孙曰瑶 法学博士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案例分析:南京大三学生创业APP微信卖包子 一年间店铺增开百间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5-02-25 08:31 改造南京包子铺“和善园”,订餐、送餐、店铺选址网络化;一年间店铺增开百间,年营业额破亿。 竹山路的包子铺与和善园其他一百多家店铺都不同。这家店紧邻地铁站和市民广场,有可以用餐的大厅。刘伯敏对这家店极为看重,只要有客人来,刘伯敏就会驱车将他们带到这里。 它代表了刘伯敏的最新规划:开进社区,“让晨练结束的市民能第一时间吃到包子”。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此前,26岁的“包子哥”刘伯敏的策略以“新”著称。在南京城,他大力推广包子的互联网营销,强调“快节奏”为上班族服务,迅速占领市场。一年扩张后,他开始思考“节奏放慢”。 这是刘伯敏“做包子”的第二年,但他已经开始想到了未来:要做最好的中式快餐。 大三当上总经理 上午八点半,刘伯敏进入位于南京市软件大道三层的办公室。在会议室里,他拿出一张任务表。 “这个昨天完成了吗”,“完成了”,“好”,刘伯敏低头在纸上画下一个钩,而没有完成的事项,他会画下一个叉。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这些钩和叉,将成为员工考核的标准,墙上张贴的上个月员工考核表中,刘伯敏得分最低,“下属的表现,直接决定我的评分,评分低,说明下属有人做得不够好”。 刘伯敏有独立的办公室,但他几乎不呆在里面。例会结束,他坐到大厅的空工位,办公桌上,有一整套“微营销教学”光盘。 刘伯敏皮肤有些黑,头发吹得一丝不苟。社交的熟练程度,几乎看不出来是个26岁的小伙子。 2013年,刘伯敏来到和善园成为总经理,没人想到,这个新晋领导真正的身份是南京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上任之初,刘伯敏不敢和同事多提起自己的身份,“怕他们不服我”。 刚接手,他将公司的管理结构改变成“线性管理”,只和四名总监交接,降低沟通成本。 他有自己的理念,“少谈人品,多谈人性”。 疯狂创业的大学生 新店考察期间,刘伯敏患上了重感冒。采访当天,他在医院匆匆输完液后,又回到公司处理事情。熟悉刘伯敏的朋友说,刘伯敏和读书时一样,都是拼命三郎。 “我童年太饥饿了。”他解释说。 刘伯敏是甘肃陇西人,父亲是代课老师,母亲卖水果补贴家用,“一毛钱的冰棍都吃不起”。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2009年,20岁的刘伯敏经过两次复读,考上南京工程学院,成了村里第一名大学生。他的学费是自己的打工钱加上父母跟乡亲拼凑出来的。 从大一开始,刘伯敏试遍各种兼职:洗盘子,发传单,开奶茶店……吃穿不愁后,刘伯敏开始不满足,“大学生创业不能是摆地摊,不然对不起大学生这三个字”。 机会出现在大二。刘伯敏带领团队参加了一次全国创业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拿到了二十万奖金。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他把团队八个人召集起来,“这二十万我们要全部拿出来开公司”。 同学们觉得这想法有些疯狂。经过协商,最终刘伯敏拿出十万分给成员,另外十万,他们创立了一个公司,卓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新媒体公司,负责帮企业用户开发APP、微信营销等。大二下学期刘伯敏的身份已成公司老总。 包子生产销售网络化 2月15日下午,仍在感冒中的刘伯敏参加了一个企业家沙龙。这是年底前本土企业家们的最后一次聚会。刘伯敏习惯把公司事务安排在上午。下午,他会开着车参加南京城内的沙龙、讲座和聚会。 也常有人邀请刘伯敏为大学生们做创业讲座。刘伯敏给自己总结了几个关键词:脸皮厚、资源。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刚入大学时,刘伯敏长相老成衣着寒酸,在各类学生组织的面试中落败。他把初中时的“清秀”照片交到学生会,才被录取。但他们看到刘伯敏本人,“发现上当”。 刘伯敏表现努力,很快当上了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的人脉,成了刘伯敏创业的最初资源。 卓远公司成立后,刘伯敏业务稀少,“困难时3个月发不出工资,在学校打两个菜,5份米饭大家省着吃。” 刘伯敏寻找各种企业家聚会,为公司寻找新项目和投资人。在一次聚会中,他结识了和善园创始人沈春龙。 “和善园”是南京老牌连锁包子铺,其靠口味来营销方式在竞争中已有些落伍。沈春龙看中了刘伯敏的新媒体经历,认为他能带来新鲜血液。 第五讲:如何理解创业者? 对刘伯敏而言,也许是童年的饥饿太过深刻,他一直想开一家餐饮店。 两人一拍即合。刘伯敏将卓远托付给同事打理,自己到和善园担任公司总经理。 经过市场调研,刘伯敏决定瞄准都市年轻人。他对包子铺进行了互联网改造。 考虑到年轻人早餐时间少,刘伯敏开发了APP和微信预订包子渠道。年轻人可以下午在网络上预订包子并付款,第二天直接到附近的包子铺取预订好的包子。此外,还支持网上预约外送。 参考西方快餐店,刘伯敏投资七千万新建中央厨房,对面料和馅料进行标准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