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对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4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第一篇 导 论第1章 数理经济学的实质
本章是对数理经济学的实质的介绍,并将数理经济学与非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进行了比较,本章没有对应的课后习题,读者对相关概念了解即可。
第2章 经济模型
练习2.3
1用集合符号写出下列集合:(a)大于34的所有实数集;(b)大于8但小于65的所有实数集。
答:(a)大于34的所有实数集可以表示为:A={x|x>34}。
(b)大于8但小于65的所有实数集可以表示为:A={x|8<x<65}。
2给定集合S1={2,4,6},S2={7,2,6},S3={4,2,6},S4={2,4},下面哪些说法正确?
(a)S1=S3;(b)S1=R;(c)8∈S2;(d)3∉S2;(e)4∉S3;(f)S4⊂R;(g)S1⊃S4;(h)∅⊂S2;(i)S3⊃{1,2}。
答:(a)(d)(f)(g)(h)是正确的。(b)应为S1⊂R,(c)应为8∉S2,(e)应为4∈S3,(i)应为{1,2}⊄S3。
3根据上题给出的四个集合,求:
(a)S1∪S2;
(b)S1∪S3;
(c)S2∩S3;
(d)S2∩S4;
(e)S4∩S2∩S1;
(f)S3∪S1∪S4。
答:(a)S1∪S2={2,4,6,7}。
(b)S1∪S3={2,4,6}。
(c)S2∩S3={2,6}。
(d)S2∩S4={2}。
(e)S4∩S2∩S1={2}。
(f)S3∪S1∪S4={2,4,6}。
4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A∪A=A;(b)A∩A=A;(c)A∪∅=A;(d)A∪U=U;(e)A∩∅=∅;(f)A∩U=A;(g)的补集是A。
答:(a)(b)(c)(d)(e)(f)(g)都是正确的。
5已知集合A={4,5,6},B={3,4,6,7},C={2,3,6},验证分配律。
证明:首先验证A∪(B∩C)=(A∪B)∩(A∪C),有:
A∪(B∩C)={4,5,6}∪{3,6}={3,4,5,6}
(A∪B)∩(A∪C)={3,4,5,6,7}∩{2,3,4,5,6}={3,4,5,6}
所以A∪(B∩C)=(A∪B)∩(A∪C)成立。
然后验证A∩(B∪C)=(A∩B)∪(A∩C),则有:
A∩(B∪C)={4,5,6}∩{2,3,4,6,7}={4,6}
(A∩B)∪(A∩C)={4,6}∪{6}={4,6}
所以A∩(B∪C)=(A∩B)∪(A∩C)成立。
综上,分配律得证。
6用维恩图法,根据逐次形成阴影的不同顺序,验证分配律。
答:首先验证A∪(B∩C)=(A∪B)∩(A∪C)。
(B∩C)可以表示为:
A∪(B∩C)可以表示为:
(A∪B)可以表示为:
(A∪C)可以表示为:
(A∪B)∩(A∪C)可以表示为:
所以A∪(B∩C)=(A∪B)∩(A∪C)成立。
然后验证A∩(B∪C)=(A∩B)∪(A∩C)。
(B∪C)可以表示为:
A∩(B∪C)可以表示为:
(A∩B)可以表示为:
(A∩C)可以表示为:
(A∩B)∪(A∩C):
所以,A∩(B∪C)=(A∩B)∪(A∩C)成立。
综上,分配律得证。
7列举集合{5,6,7}的所有子集。
答:{5,6,7}的所有子集为:∅、{5}、{6}、{7}、{5,6}、{5,7}、{6,7}、{5,6,7}。
注:集合包含n个元素,其子集数为2n。
8列举集合S={a,b,c,d}的所有子集。共有多少个?
答:S={a,b,c,d}的所有子集为:∅、{a}、{b}、{c}、{d}、{a,b}、{a,c}、{a,d}、{b,c}、{b,d}、{c,d}、{a,b,c}、{a,b,d}、{a,c,d}、{b,c,d}、{a,b,c,d}。共有16个子集。
9例6表明∅是U的补集,但因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所以它必定是U的子集。因为“U的补集”这个术语具有“不在U中”的含义,而“U的子集”这一术语又有“包含在U中”的含义。∅同时具有这两种含义,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你如何解释这个谜?
答:全集U的补集为,该术语的含义“不在U中”是通过符合“∉”来表示的,而∉表示的是个别元素(x)和集合(U)之间的关系。相反,∅是U的子集,即“空集包含在U中”是通过符合“⊂”表示的,其表示子集(∅)与集合(U)之间的关系。因此,∅必然同时具有两种含义,二者并不矛盾。
练习2.4
1给定S1={3,6,9},S2={a,b}及S3={m,n},求笛卡儿积:
(a)S1×S2;(b)S2×S3;(c)S3×S1。
答:(a)S1×S2={(3,a),(3,b),(6,a),(6,b),(9,a),(9,b)}。
(b)S2×S3={(a,m),(a,n),(b,m),(b,n)}。
(c)S3×S1={(m,3),(m,6),(m,9),(n,3),(n,6),(n,9)}。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pdf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 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重排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pdf
- 博迪《投资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pdf
- 杨丽荣《公司金融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H.D.Brown《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pdf
- Keith Johnson《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pdf
-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公共政策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应用统计硕士《432统计学》专用教材.pdf
-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3年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水平评价测试专用教材.pdf
- 李胜利《艺术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2016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