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奏分析
一、 罪犯的爱国思想
谢尔盖拉赫马尼夫(1873-1943),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和指挥家。他在各方面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的作品完美地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风格, 反映出了他赤诚的爱国热忱。一个多世纪以来, 他创作的音乐精品一直是为广大听众所喜爱, 更是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 那些不朽的旋律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 永远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该曲创作于1900至1901年。他先于1900年10月完成了第二三乐章, 12月演出成功后, 又于翌年4月完成第一乐章。一直以来, 它都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极强的音乐感染力受到世人的喜爱, 更是演奏家们几乎必弹的曲目。这首乐曲的基调明朗优美, 艺术形象鲜明, 作曲家用宽广的旋律, 创作出诗意的音乐形象, 一方面反映了俄罗斯大地的自然风光,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沙皇反动统治下的压抑情绪。曲中佳笔处处, 旋律真挚、优美, 是作曲家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本文将以阐述其音乐风格为前提, 着重对该作品进行演奏分析。
二、 作曲家的钢琴音乐风格
(一) 尼诺夫的新思潮
浪漫主义本质特点是滔滔不绝地倾诉个人内心情感, 而拉赫玛尼诺夫正是浪漫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 在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的世纪之交, 他仍然坚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 走的是传统基础上的创新道路, 即传统的创作手法与崭新的个性化理念相结合。
(二) 爱国热情高涨的原因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 具有浓郁的民族化特征, 这不仅因为他在学习成长中大量的受到了前辈的影响和指导, 更多的源自于他内心深处的爱国热忱。他的钢琴作品以抒情性为主, 旋律宽广优美, 热情奔放, 鲜明的色彩性和声, 独特的小调性写法, 忧愁伤感的情绪都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
(三) 和声完美的旋律与色彩
拉赫玛尼诺夫既是俄罗斯最杰出的旋律大师, 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和声创作手法。优美动人的旋律与色彩独特的和声完美结合到一起, 表现出他非凡的创作天赋。在坚实有力、底蕴深厚的和声织体的支撑下, 上面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着人们的心灵, 带给人们百转千回的内心感受。
(四) 大声乐体系中不同的对位化手法
拉赫玛尼诺夫的复调手法与巴洛克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 他的钢琴音乐仍然以主调音乐为主, 而在处理内声部时运用了多层次对位化手法, 形成了几个声部参差进行。他把这种复调手法与复杂的色彩性和声结合起来, 形成了奇特的处理方法。
三、 钢琴二重奏的演奏分析
(一) 关于奏鸣曲式
前八小节是引子部分。钢琴奏出一连串的和弦, 犹如沉闷的钟声从远处传来, 由朦胧到清晰, 由弱到强, 有一股号召性的力量。和弦是浑厚深沉的, 有一种向前的动力, 演奏时应根据力度的变化调节用力的部位。另外, 注意突出每小节的内声部线条。
从第9小节开始为乐曲的呈示部, 钢琴上奏出连续的琶音进行, 像波涛汹涌的浪花, 连绵不断的拍打过来。虽是热情洋溢的情绪, 但应严格把握好节奏, 低音旋律线应用大臂的力量, 深沉而有节制的送到琴键上。随后乐队奏响主部主题。气势恢宏、深沉悠长的旋律, 像是在宣泄内心忧郁悲伤的情绪, 感情诚挚动人, 节奏坚定, 有颂歌和进行曲的色彩, 像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 具有史诗般的英雄气概。从27小节开始频繁的移调, 表现出了一种忽明忽暗, 最后趋于明朗的色彩性变化。钢琴要随着乐队的变化呈现出流动的曲线, 时而低沉, 时而明朗, 内心要有饱满的激情。在左手琶音进行的衬托下, 旋律要如诗般的吟唱。因为右手要负担旋律以外的琶音进行, 所以要注意弹得连贯, 多用手腕协调、带动。第63小节处是一个连接部, 具有活泼、轻快的风格。演奏时指尖快速移动, 有珠落玉盘般的颗粒性效果。第83小节开始为副部主题。此主题是拉赫玛尼诺夫不朽的旋律之一, 它充分抒发了作曲家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深切的使人感受到俄罗斯平原的宽广辽阔, 富于极强的生命力。演奏时应内心歌唱, 不能换气, 弹出宽广、优美的大线条。另外, 要有弹性节拍, 根据音乐的韵律与呼吸在高点及需要强调的音上, 适当的放宽节奏。整个副部相当于一个起承转合的结构, 由四大句构成。93小节是‘承’, 为第二句, 经过短暂的渐慢后, 到103小节进入第三句‘转’。这一句不停地在移调, 色彩性的和声使旋律更加丰满。113小节是第四句‘合’, 为副部的高潮。第145小节是结束部。降E大调引出的旋律仿佛将心中的愁绪一扫而光, 演奏时应抓住关键的节奏点, 右手是持续的连奏, 左手是跳跃的小连线, 这样增加了紧张感与对比性。在强有力的铜管吹奏之后, 呈示部结束。
从161小节开始为展开部。随着主部主题的旋律发展, 从管弦乐的低音涌现出一个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