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槿明教授治疗脾胃病临证经验
全国著名中医医师、广西八桂名医、广西中医大师黄景明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手。两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学术经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和广西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黄老从医近50载, 享誉一方, 被人们熟知的是领军壮医药发展, 熟练运用壮药、壮医针灸, 以及壮医药线点灸等各种壮医特色疗法以治疗疑难杂病。黄老作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 有着近5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黄老学习数年, 耳濡目染, 收益颇丰, 特将黄老用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几点临床经验加以总结, 以飨读者。
1 三大特点
黄老经过数十载的临床观察和实践, 结合临床, 源于经典, 对脾胃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1 对对胃的调节作用
脾主升清, 胃主通降, 脾胃一升一降, 共同完成人体的最基本生理活动。《素问·经脉别论》有云:“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这是对脾胃通过升降以完成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功能的概括。《素问·六微旨大论》也记载:“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 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叶天士提到:“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黄老十分赞同叶天士的观点, 认为脾胃升降有序是保证脾胃正常生理活动的最基本功能之一。理气和血, 保持脾升胃降是治疗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的主要手段。
1.2 和胃法以调和胃
脾在五行中属土, 《黄帝内经·素问》云:“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五藏者, 皆禀气于胃。胃者, 五脏之本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脾胃者, 仓禀之官, 五味出焉”。黄老认为, 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脾胃各司其职, 万物始生。倘若脾胃虚实不调, 运化受纳失司, 百病皆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就说道:“脾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实则腹胀, 经溲不利”。补土派代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系统地提出了脾胃学说, 认为脾胃失调为百病之源,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强调以调理脾胃为主。黄老吸收了补土派的学术观点, 在治疗脾胃病中特别注重调理虚实以保证脾胃正常的运化受纳功能。
1.3 胃中寒,则有消谷善食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云:“脾为胃行其津液”, “脾为湿土之脏, 故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也”。脾为阴土, 喜温喜燥, 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脾胃寒则人体容易中虚而寒, 从而导致脘腹冷痛, 四肢不温, 大便溏烂等。脾胃热则容易出现消谷善饥, 口干口苦等。《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记载“脾胃之间, 寒温不次, 邪气稍至, 蓄积留止, 大聚乃起”, 又云“胃中热则消谷, 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 胃中寒则腹胀”。因此, 黄老认为保持脾胃的润燥正常和寒温协调, 可以使人体气血平和, 疾病少生。
2 临诊中注意观察病源
针对脾胃以上三大特点, 黄老概括了常见脾胃病的三大病因, 即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胃虚实交错、脾胃寒热不调。三大病因相互影响, 相互交错, 所以临床时需要探病溯源, 辨证施治, 才能准确地把握治疗脾胃病的精髓所在。现结合三大病因将黄老治疗脾胃病有显著效果的典型医案。
2.1 胃痛伴髂气,则见胃毒性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脾以升为顺, 胃气以降为用, 一升一降, 气机调顺共奏生化气血之功, 如有外邪入侵, 影响了正常的脾胃升降功能, 导致脾胃升降失常, 气机紊乱, 出现呃逆、嗳气、反酸等以胃气上逆为主要表现的症状, 黄老认为治疗宜健脾和胃, 行气降逆, 常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
病案举例:患者某, 女, 44岁, 2010年12月17日初诊。主诉:胃脘隐痛伴反复嗳气10年余, 加重10 d。10年前开始出现空腹时胃脘隐痛伴嗳气, 无腹胀。曾断断续续地吃中药治疗, 症状时有缓解。10 d前出现伴胃脘疼痛嗳气加重, 时有腹泻, 排稀便每天3次, 做肠镜检查示无异常。曾服用西药治疗, 效果不明显。现症见患者形体偏瘦, 胃脘隐痛, 按之疼痛稍缓解, 偶见恶心呕吐, 口燥咽干, 胃纳差, 完谷不化, 寐差, 诊见面色萎黄, 口腔溃疡, 舌红少苔, 脉弦细, 诊断为胃痛, 证属胃阴亏虚, 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主要药物有组成:旋覆花10g(布包煎), 代赭石10 g(先煎), 法半夏10 g, 陈皮6 g, 党参20 g, 茯苓15 g, 白术15 g, 柴胡6 g, 白芍10 g, 香附10 g, 枳壳10 g, 甘草6 g, 5剂, 水煎服, 每日1剂。方中旋覆花性温重镇降逆, 理气止嗳, 代赭石镇肝和血, 以平逆气, 沉降止呃, 共用为君药;法半夏、陈皮、枳壳辛温散寒、祛痰降逆,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舒达肝木共为臣;再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尺骨冠突骨折及合并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时肘关节稳定性的研究.docx
- 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毗邻群wbs分解研究.docx
- 工业循环水系统运行管理浅析.docx
- 广南县万寿菊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docx
- 引黄入晋一期工程需水量预测分析.docx
- 张介宾《景岳全书》的学术思想与医案.docx
- 张从正《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论》的心理治疗思想探析.docx
- 徐景藩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docx
- 成人桡骨小头masonii型骨折手术治疗.docx
- 成人肱骨远端假体的测量.docx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1)-名师精品教学课件PPT.ppt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蜘蛛开店-(2)-名师教学PPT课件.pptx
- 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春望--名师教学课件PPT(7).ppt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应用交互式课件探索语文观潮的学习-名师教学PPT课件.pptx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施方案.docx
- 装饰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
- 水轮机管理制度.docx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劝告-名师教学课件PPT(2).ppt
-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平行与垂直---名师教学课件PPT(9)(1).ppt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名师教学课件PPT(1)(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