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拉德斯基进行曲,又译为拉德茨基进行曲,于1848年创作,管弦乐曲,老约翰·施特劳斯
最受欢迎的一首传世之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也一直是哈布斯堡王
朝强大军力的音乐代表,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
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所以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
后一首曲目。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
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约瑟夫·拉德斯基?冯?拉德茨(1766年-1858年),是奥地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被视为
奥地利的民族英雄。拉德斯基一生战功卓著。1848年欧洲革命风起云涌,意大利民族解放
运动再起高潮,拉德斯基第三次赴意大利作战,同时维也纳也爆发了革命,老约翰因为常
常在御前演出,便站在了保皇党的一边,并挂上了军乐团作曲家兼指挥的职衔,为了鼓舞
保皇党分子的士气,老施特劳斯写了好些轻快的军队进行曲,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是作为
献给拉德斯的颂歌,并在总谱上标明“呈献给奥地利帝国陆军”这时拉德茨已经是82岁高
龄,全军上下称他为“拉德斯基老爹”。第二年3月,拉德斯基率7万大军在米兰西面的诺
瓦拉击败阿尔贝特指挥的10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被迫签订城下之约,屈辱地向奥地利赔
款6500万法郎。经过这次战争,奥地利再次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地位,“拉德斯基老爹”
也更加荣耀的充任意大利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的总督,成为意大利人民的太上皇。拉德斯
基在意大利当了8年总督,1858年去世,时年92岁。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
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
1948年8月31 日,维也纳举行“庆祝英勇的军队在意大利获胜和救济伤员晚会”,首演《拉
德斯基进行曲》,乐曲轻快欢乐,充满欢庆胜利的气氛,受到热烈欢迎。但富有戏剧性意
义的却是维也纳的起义很快失败了,奥地利皇帝重新回到了维也纳,但人民的看法却已经
与以前不一样了,很多人对他支持保皇党表示愤慨。在绝望中,老施特劳斯带着他的乐团
离开了维也纳,去寻找昔日公众对他的那种崇拜。可是,这一希望也成了泡影。在布拉
格、慕尼黑、海德堡,到处都遭到了人们的反对,甚至还收到威胁和责骂他的信件。致使
他不得不重返维也纳,1849年9月25 日,老施特劳斯被猩红热夺去了生命。
乐曲为D大调复三段体结构:(引子)+A+B+A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
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
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
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A部分:紧随高昂嘹亮的引子之作,乐队以热烈的情绪为我们奏出了热情而又辉煌的旋
律:这个富于弹性而情趣活泼的主题经乐队反复演奏,其自豪和雄壮的感觉流露无遗,使
人在自然而然中便由衷地加入到了它行进的节奏之中。
B部分:是一段沉稳柔和的音乐,整个乐队的力度稍减,增加了抒情的色彩,但这段具有
吉普赛风格的曲调,节奏清晰流畅而富于跳跃感,仿佛是描绘拉德茨基意气风发的神情,
又宛如这位元帅正率军出征,驭马疆场。
A部分:紧接着乐队重新将我们带回第一部分,并以更加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每次音乐会的最后加演《拉德斯基进行曲》,宣告演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出结束,成为了一种惯例。不仅维也纳爱乐乐团,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乐团也沿袭这个方
法,用《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演出,算是曲终奏雅。但这个做法到了意大利也许不能通
行,因为这首乐曲记录着意大利历史上痛苦的一页。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此时已是82年
高龄的卡拉扬,在这次音乐会上俨然一个指挥皇帝的风范,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
掌。这时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
掌,而这次演奏会也是乐迷们最为完美的新年音乐会。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
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的保留节目。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