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动儿童三十年回首
多动症专家-“多动儿童”三十年回首
2009-10-2718:58:52
记得那是1976年,大地开始复苏,我头一次看到外文医学杂志,发现上面有一幅广告,三个大字:MBD,感觉很新鲜,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居然还配有药品‘Ritalin’的广告呢!找一下文件才知道,
MBD是指‘脑功能轻微失调’,也就是MinimalBrainDysfunction
的缩写,又可称为‘多动儿童(hyperactivechild)’。这是60年月后
期出现的医学新名词,当时还曾有过争议。我告诉了我的一个同学,
她的孩子就因为多动,学习成绩很差。当时国内还没有Ritalin,就
试用苯丙胺。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就变得‘老实’了,当天的小测验得了破天荒的90分!
第二年,我在乡下巡回医疗。有空到一个小学,向老师认识相关多动儿童的情况。这才知道,在一个班级的50多个孩子中,起码有2或3个比较好动,被人称为‘(顽)皮大王’,很难教育管理。有的比较聪
明,学习成绩还算好;有的智能一般,成绩就很差,往往全都是‘红灯’。我与老师商量,做一次试验:给这几个学生晚上吃2片丙咪嗪,看看次日有没有变化。结果十分惊人:他们的‘默写’测验,竟然得了90分或100分;若按从前‘老例子’,必定都是0分。家长满心欢欣,想这一下可有希望了。
此后,我就开始了多动儿童的诊治。原本用丙咪嗪治疗,可是这种药
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口干等等;如果大量顿服,还有致命的危险。所以此后改用苯丙胺,效果相当好。来求治的越来越多;只得经过医药企业,把全国所仅剩的几千片苯丙胺,全都调来上海应用。我把前述在小学里的尝试、和门诊治疗的初步结果,整理成文,希望在杂志上发表。那时没有复印机,只得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请他们把那几个多动儿童‘默写’测验的原件、拍照制版。正好碰到田会长,他很感兴趣,特意查找了文件,证实确有其事。他的建议是,先在供领导等参看的内部参照资料‘医学动向’上登载,投石问路。结果,科学画报编写部看到了,感觉很新鲜,就前来找我院院长,让我写一篇科普文章,介绍相关知识。于是,1979年5月号科学画报登载了我写的“一种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疾病’”(1),介绍了‘脑功能轻微失调(MBD)’。这一下,可惊动了全国,特别是上海。我们一下子收到了全国各地几千封人民来信,这些信诉述了他们孩子的问题,但却找不到咨询的地方,得不到医生的同情。这些信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使我感觉深有责任为他们排难解忧。北京、长沙、和成都等地的儿童精神科专家,
也都先后专程到达上海,与我一同商讨研究这个新课题。各地的、特别是上海的家长带着多动儿童,涌来我院要求治疗。有的拿着那本科学画报,去各地的儿科求治。有些儿科医生不认识这项国际上的新进
展,就说,“几乎是胡闹,白白胖胖、很健康的孩子,怎说有病?”但是,事实说明问题,这些多动儿童经过治疗后,都获得了显然好转,给了大家一个个实在很深、很深的印象:
有一个男孩子,很聪明,功课成绩相当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在课
堂上做各种各种的小动作,和其他孩子高声开玩笑,甚至与老师抢着
发言,让老师感觉实在无奈。每日一回家,把书包一丢,不做功课,
就出去踢球,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爸妈,更不用说外婆了。父亲母亲
带他来找我诊治。给了药,我又说明可能有一些食欲减退的副作用。为此,外婆专门为他的午饭准备了佳肴:两块排骨。中午放学回来,他破天荒地、规行矩步地放好书包,先做一回功课,然后吃饭。他说“我只吃一块排骨。”外婆想,这正是药物的副作用了。谁知他说“不是我吃不下。我想,妈妈这么辛苦,那一块留给她吃。”待妈妈下班回来,听到这话,眼泪夺眶而出,因为儿子素来没有这么关心过父亲母亲,
实在令人感人。老师也感觉,他此后变了一个人。可是,接连服药2周后,渐渐又恢复了老样,耐药了。停药几天,从头再服,又有显效。一个衣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由外公带来求治。说是在学校上课时,
小动作一刻不停,老师建议退学。二周后复诊,外公说,“她完全变了样,老师喜欢得不得了;为了怕你记不得,所以专门穿了上次门诊时穿的红色连衣裙”。可是,外公说,“午饭吃不下,但晚饭没影响;还有,下午仍旧不行,比较俏皮捣乱”。我就建议他,清晨给吃3/4片,中午再吃余下的1/4片。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一位剪纸女艺术家,有两个多动的女儿。上课时不听讲,做小动作,
讲空话。回家来不做功课,还要偷拿爸爸的钱,出去乱花。爸爸的脾
气特别坏(实际上他年幼时也多动,成年后容易激动),用剪铁丝的‘老
虎钳’去钳女儿的屁股,甚至把女儿的脚用麻绳捆了、倒吊起来,拿
木棍乱打。当时她们会告饶,可是一转瞬,又故伎重演。服药后,老
反应,就像了个人;家里此后太太平平。但是,第一、二周很有
效,第三星期效果比差,第四周就没用了。我就建她周六、周日
停,解决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