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争臣论》【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docxVIP

古文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争臣论》【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争臣论》【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①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②,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③,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④不得黔⑤。彼二圣一贤⑥者,岂不知自安佚⑦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 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⑧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节选自韩愈《争臣论》⑨) 【注释】①闵:同“悯”,忧虑。②乂(yì):治理。③孜孜(zī)矻矻(kū):勤谨不已的样子。④突:烟囱。⑤黔:黑。⑥二圣:指夏禹和孔子。一贤:指墨翟。⑦佚:安乐,安远。⑧阳子:即阳城,任谋官五年。⑨《争臣论》:争,读zhèng,后作“诤”。争臣,是指向君主直言进谏的大臣。韩愈写此文对阳子进行讽喻。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 ②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 ③死而后已 ______ ④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4) 乙文中说“自古圣人、贤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甲文中哪两句话阐述了同样的思想?(用文中原句回答) (5) 甲文中范仲淹认为“古仁人”与课文中的“迁客骚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乙文中韩愈为什么认为阳子不贤?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义。 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或,或许。 ③句意:到死才停止。已,停止。 ④句意:实在是想通过他们来补充别人的不足啊。诚,实在,确实。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是,这;进,指“居庙堂之高”;亦,也。句意: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 ②重点词:视,看;然,这样;安,安全。句意:听清是非,看明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安全。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停顿。 根据句意“如果确实是贤人,本当敬畏上天的意旨,而怜悯百姓的穷困。怎么能够只顾自己的闲适安逸呢”可知,答案为: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自古圣人、贤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的意思“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懂得圣人的道德学说之后,不敢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一定要使天下民众都受到救济”可知,甲文中与之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第一问:根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则是“以物喜,以己悲”; 第二问:根据“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可知,韩愈认为阳子不贤的原因是:他只顾自己的闲适安逸。 答案: (1)①探求。 ②或许。 ③停止。 ④实在,确实。 (2)①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 ②听清是非,看明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安全 (3)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第一问:“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则是“以物喜,以己悲”。 第二问:阳子只顾自己的闲适安逸。 【甲】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就为百姓担忧;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处在偏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9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