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Nightingale经过改善卫生条件,采用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提出感染是在人与人之间经过手、医疗器械、敷料进行传播,最早提出了消毒的观点,使手术感染率从45.7%降到15%;;医院感染的起源;医院感染的分类;;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播途径;(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工作类型;(2)传播途径-血液/体液传播;(3)易感宿主;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危害;安徽宿州“眼球事件”;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山西煤炭中心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的通报;警示;二、手卫生;世 界 在 你 我 手 中 请 您 关 注 手 卫 生;手卫生 (hand hygiene)定义;;;Sax H et al. Journal Hospital Infection 2023; 正确的洗手措施 (每个环节不得低于5次);手卫生设施:非手触式水龙头、皂液、干手设施 皂液容器:每七天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冲洗洁净、干燥,不然长菌。 干手设施:干手毛巾(干燥、放心),不推荐干手机。 速干手消毒剂预防地点:走廊、门后均不以便,室内三张床放在中间一张床比较以便。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期:含酒精1月,不含2个月。不常用的地方要调剂到用的多的地方。;在病区和诊室, 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三、消毒、灭菌;医疗用具危险性;自备包:只允许布类(床单、被套、小毛巾、衣服等) 新包布要去浆、一用一洗、无破损、不用带子;器械类:一律不得用浸泡的措施。 首选压力灭菌,不耐高温高压的用低温灭菌。 更不能够用碘伏、酒精擦拭后就用;一次性雾化器:(值得研究) 面罩(低度危险)与口含嘴(中度危险) 输氧管:浸泡后不轻易干燥,不消、1周更换 一般患者:冲洗洁净、干燥保存 感染及多耐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洗洁净、不得有消毒液残留 ;体温表(值得研究) 用冷开水还是自来水? 冷开水:大量,不然消毒剂残留,且一用一换; 自来水 甩降机、小杯 急救急救物品: 开口器、拉舌钳:无纺布或纸塑高压6月; 简易呼吸器囊:一般擦拭,特殊浸泡消毒后要干燥。 插管喉镜:卸下灯泡、清洗、浸泡、干燥。 消毒物品使用期7天。消毒后需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期。 ;吸引瓶、放尿容器等 ;物品是先清洗,还是先消毒? 不是传染病或耐药菌,均为先清洗、后消毒。先消毒致蛋白质凝固,非常难清洗。 物体表面消毒时,酒精与含氯消毒剂怎样选择? 易上锈的:一般用75%酒精。(有些材质会老化) 不易上锈的:含氯消毒剂,若防上锈15-30分钟后用清水在擦拭一遍。 最轻易忽视的:冰箱、电脑、键盘、电话、病历夹、病历车。 键盘:高危科室是否考虑用薄膜? ;皮肤与粘膜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 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多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措施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渐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5㎝. 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性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至少应不小于敷料面积。;;;;空气; 紫外线灯 紫外线灯管数量: 1.5W/m3 高度离地面2M、时间不小于30min 监测:1米、1分钟;强度使用中≥ 70uW/cm3 、新≥90uW/cm3。 换管:不不小于70uW/cm3 ;与消毒合计时间没有关系。 要不要统计合计时间?要的,不小于1000小时要关注的。;四、隔离;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 原则预防措施+接触隔离; ;;个人防护用具;工作帽; 口 罩;;;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眼罩或面罩; ;隔离衣、防护服、防护围裙;鞋套或防护鞋;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正确安顿及运送患者,预防感染源传播;及时、正确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预防其成为感染源的传播媒介;安全注射;职业暴露的预防;★职业暴露后处理★;;五、医疗废物管理;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卫医发[2023]287号 ? 感染性废物 ? 病理性废物 ? 损伤性废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