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策与管理研究
Policy Management Research
j.issn.1000-3045.20220509005.
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视角下
我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
杨世琦颜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物质(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流动的根本理论,对实现国
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指导作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大气温室效应的时空尺度较大,农业碳达峰、
碳中和值得关注和重视,以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总体战略。文章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视角和农
业碳达峰、碳中和释义,分析了农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从农业碳达峰面临挑战、农业碳中和面临挑战、
农业碳中和潜力分析、农业碳中和误区及生物圈减排的重要性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农业碳达
峰、农业碳中和与科技创新3个方面提出我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农业碳达峰,农业碳中和,应对策略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509005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结果 到1.5℃。人类活动加剧和加快了大气温室效应。
表明,大气二氧化碳(CO?)体积分数由1860年国家或地区通常是分配排放责任的单元。欧盟
285 ppm增加至2020年414ppm,全球海陆表面平
在1980年前后、美国在2005年前后分别实现碳达
峰间。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
均温度升高了1.09℃;预测21世纪末大气CO?浓度
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将达到730—1000ppm,可能使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
升1.0℃—3.7°℃。2015年《巴黎协定》指出“把全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 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近期
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周。然而, 碳中和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近130个国家和
预测2030—2052年间全球平均地表升温幅度就达地区提出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乌拉圭2030年、芬
*通信作者
资助项目:“十四五”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19BBF02007)
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7月1日
中周解军院院刊|435
政策与管理研究
兰2035年、冰岛与奥地利2040年、瑞士2045年、中环过程。由于碳是构成一切有机物的基本元素,所
国2060年。英国农业联盟于2019年宣布英格兰和威以碳循环是最重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通过光合作用
尔士地区将在2040年实现农业碳排放“净零”。 植物将大气CO?合成碳水化合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
碳达峰是指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CO?排放量达到 学能,沿食物链表现为转化、传递与分解,并最终
峰值;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产生 以CO?返还大气。随着工业革命后采矿等工业飞速发
的碳排放量,通过陆海生态系统吸收及其他技术方式 展和能源大量使用,岩石圈碳转化释放的CO?数量增
固存的碳量之间达到平衡,即CO?净排放为零。基 多与大气CO?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由此可
于国家尺度碳达峰和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 见,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等途径转化大气CO?为稳
是以国家为单元将全球低碳发展应尽承担责任进行 定性强的生物碳或其他碳材料,或转入土壤或海洋或
分割,在相互协作与监督机制下,促进各国加快探索 岩石圈深层密封储存,才能够有效降低大气CO?。
低碳发展模式,并尽早实现目标。由于国家禀赋资 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视角的碳循环模型如
源条件、社会基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人文理 图1所示。大气CO?浓度的相对稳定对生物圈至关
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iteOS应用开发实践教程课件 项目10 基于LiteOS的GPS模块通信的实现.pdf
- LiteOS应用开发实践教程课件 项目11 基于LiteOS的迪文屏显示设计.pdf
- PLC技术与应用实训(第3版)-教学日历.pdf
- SQL Server实例教程(第4版)(2012版). 2.pdf
- SQL Server实例教程(第4版)(2012版).课程设计 2.pdf
- SQL Server实例教程(第4版)(2012版教案 教学日历.pdf
- UG NX 12创建数据表任务指导.pdf
- Verilog HDL数字集成电路高级程序设计 课件 verilog5-本科.pdf
- WIN10的基本操作知识.pdf
- 奥运会后中国继续实行对外国传媒的开放制度是否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pdf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轻巧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docx VIP
- 《项目经理的晋级之道——研发项目管理高级实战》.pptx VIP
- MJ-50数控车床液压系统设计.doc VIP
- 《超重问题与减重策略》课件.ppt VIP
- 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会议精神PPT模板.pptx VIP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微量矿物元素营养 铁.pptx VIP
- 岭南版6年级美术 第1课《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课件.pptx
- 学堂课程在线人工智能原理(北大)章节测试答案.docx
- 2024届高二物理第十二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