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舟记》问答题:
1、本文结构:总--分--总
总(1)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分(2-5)详细介绍“核舟” 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船的正面 中间的船舱(2)
(2--4 ) 船头游览者(3 )
船尾舟子(4 )
船的背面(顶部)(5 ):题名(14 字)、篆章(4 字)
总(6 )总括全文,呼应开头。
2、主体部分说明顺序为:空间顺序。船舱 船头 船尾
3、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答: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②舱边的窗可以开关,由此说起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 ,
和 “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④苏轼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
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概括说明原料小而题材广的句子是: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
石。
5、作者抓住了核舟奇巧的特征来介绍的,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6、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7、课文第二段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
的内容。(不超过 12 个字):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8、“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答: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
的文字。
9、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答: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 “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
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这一句主要说明 了什么?意在突出什么?
答:主要说明了核舟的小;意在突出王叔远的高超技艺。
1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2、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3、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 【苏黄共阅一手卷;左手抚鲁直
背;如有所语。】
14、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1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左手抚鲁直背”】的动作和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的动作和神态中看出来。
16、从对佛印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洒脱不群】的特点。
17、第三段对人物造型运用了外貌描写以及神态描写,印证了第一段的哪句话? 【罔不因势象
形,各具情态】
18、第三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
答:①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相吻合;②前面介绍窗上刻的是苏东坡的诗句;③三个人的
位置东坡居中。由此可见,苏东坡是主要人物,因此先写。
19、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答: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
所语。
20、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什么? 【赞叹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21 “舟尾横卧一楫”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22、第四段中右边舟子神态 【轻松悠闲】,左边舟子神态 【专注平静】。
23、 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位舟子的动作的神情?
答: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
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
加上船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24、为什么略写船背?
答:因为船背是雕刻品的附属部分,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明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25、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
超。
2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一句表现了作者 【对精湛的雕刻技
艺的赞叹】的思想感情。
27、作者在末段为什么要统计 “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答: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
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
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及报告.doc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docx VIP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二章 大数据采集.pptx
- LAQ-E-KS-23 掘进工安全作业指导书.doc VIP
- 连云港市主要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 究参考.pdf VIP
- DB32_T 3697-2019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验评估技术规程.docx VIP
- PW2330-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2025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