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诱剂对桔小实蝇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橙色头鱼和属于双头动物科的头鱼科(kanae)属于真头菌属,位于东南亚。根据1911年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是美国、大西洋州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本虫属于真菌性水果和蔬菜种类,属于真菌性水果和蔬菜种类,可感染柑橘、橙色、授权水果、杏金花、柑橘、柳树、柳树、杨桃、枇杷、金叶桃、黄连、柳树等250多种植物。
桔小实蝇对水果和蔬菜造成的为害主要表现为其幼虫潜居果瓤取食,使果实腐烂、落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在我国南方有上升的趋势,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用性诱剂防治技术防治桔小实蝇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5,6,7,8,9,10,11,12]. 作者采用生命表方法来系统评价性诱剂在桔小实蝇控制中的作用,为组建合理有效的桔小实蝇生态控制系统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于2003年8~9月在广州市天河区杨桃公园内进行. 将杨桃园划分为处理区和对照区,处理区果园按75个/hm2悬挂性引诱瓶,每隔20 d加2 mL甲基丁香酚引诱剂,按5点取样法检查5个诱瓶的虫数,每点调查1个诱瓶,每周调查1次. 对照区果园不作挂诱瓶处理. 悬挂性引诱瓶14 d后,每2 d系统调查处理区和对照区的各虫态数量. 每次调查采用随机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1株,每株果树分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以及垂直方向的上、中、下3个层次摘取果15个,剖查果实中桔小实蝇卵、幼虫数量,分株记录各虫态数量. 并在每株果树树冠滴水线范围内东南西北4个方位调查0.1 m2/方位、10 cm深度的土壤,记录蛹的数量.
1.2 甲基丁香酚引诱剂控制结果
试验于2002年8~12月在广东省潮安县磷溪镇西口乡进行. 选长势均一、相距大于500 m的番石榴园2个,分为处理区和对照区果园,将已结的果全部套袋,以后开花挂果者不套袋. 处理区果园按75个/hm2悬挂性引诱瓶,每隔20 d加2 mL甲基丁香酚引诱剂,隔10 d加马拉硫磷1 mL,每周按5点取样法检查,每点调查1个诱瓶中的虫数. 对照区果园按5点取样法悬挂性引诱瓶,每点悬挂1个诱瓶,共5个诱瓶. 同样每隔20 d于瓶中加20 mL甲基丁香酚引诱剂,隔10 d加马拉硫磷1 mL,每周调查诱瓶中的虫数. 8周后分别随机调查处理区和对照区果园各100个果,重复4次,统计被害果数. 试验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校正虫口减退率(%)=(1?防治前对照区诱虫数×防治后处理区诱虫数防治后对照区诱虫数×防治前处理区诱虫数)×100(%)=(1-防治前对照区诱虫数×防治后处理区诱虫数防治后对照区诱虫数×防治前处理区诱虫数)×100
保果率(%)=对照区被害果数?处理区被害果数对照区被害果数×100(%)=对照区被害果数-处理区被害果数对照区被害果数×100
1.3 数据分析和评价性诱剂的效果
采用庞雄飞等提出的以作用因子组建的昆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桔小实蝇的各虫态累积量、期中值、初始值和存活率,组建桔小实蝇生命表,并以种群趋势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 I)、干扰作用控制指数(The 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来分析和评价性诱剂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诱剂诱杀雄虫的效果
试验Ⅰ杨桃园处理区与对照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见表1. 经调查,处理区处理前雄性成虫虫口密度为(30.2±1.1)头/瓶/周,属于低虫口密度. 根据表1组建的桔小实蝇生命表如表2. 表2结果表明,处理区桔小实蝇卵量仅为对照区的45.20%,减少了54.80%. 这说明使用性诱剂诱杀雄虫减少了雄虫数量,从而降低了与雌虫的交配率,致使产卵量减少. 因此该项措施主要作用于卵期. 经计算,处理区种群趋势指数为41.90,对照区为105.90(表2),引诱剂诱杀雄虫技术的IIPC值为0.40,即处理区桔小实蝇下代的种群数量仅为对照区的0.40倍,即控制效果为60.00%. 所以,单一使用性诱剂技术诱杀雄虫不能完全控制桔小实蝇的为害.
2.2 虫口密度的变化
在试验Ⅱ番石榴园中,性诱剂对田间不同虫口密度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见表3. 从表3可见,2002年11月23日开始处理的番石榴果园挂瓶前的虫口密度较2002年8月3日和2002年9月28日开始处理的果园虫口密度都低,处理和对照的虫口密度分别为25.80和42.20头/瓶. 第8周虫口密度减低至3.60头/瓶,虫口减退率为54.70%,保果率为73.60%.
从表中还可看出,2002年9月28日开始处理的果园挂瓶前的虫口密度较2002年8月3日开始处理的低,处理和对照分别为65.00和62.60头/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株茶小绿叶蝉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测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ocx
-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docx
- fuzzy幂群及其直积.docx
- n=克里克里克w的剩余类环.docx
- 《化学古鼎》古考.docx
- 《卿家问世家》所载《卿家问世家》考释.docx
- 《荀子礼论篇》新解.docx
- 一类代数运算的近似环.docx
- 不同生育期小麦地下害虫发生程度与虫口密度的关系.docx
- 不同药剂对硫磷防治散植物农药的影响.docx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EVS300 ILS VOR Analyzer - Product Brochur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IQW Wideband I Q Data Recorder - Product Brochur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IQR I Q Data Recorder - Product Brochure D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InstrumentManager - Flyer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Instrument-Manager - Flyer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PramDepot婴儿箱入门指南.pdf
- Sunyear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电机自动控制柜 说明书.pdf
- Hefei Hefeng合锻液压机ZS-HSHP250A用户手册.pdf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ESU EMI Test Receiver - Flyer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Rohed & schwarz罗德与施瓦茨R&S®FSU Spectrum Analyzer - Product Brochure ZH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