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docxVIP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水生蝗虫[pluentlaxylostal(l.)]属于节肢动物科,有40多个寄生虫。它是世界上十字花科最重要的蔬菜害虫之一。据统计,小菜蛾危害较轻年份蔬菜损失为10%~20%,一般为30%~50%,严重时可达90%,甚至绝收(冯夏等,2011)。海南省三亚地区每年11~12月至翌年1~4月,小菜蛾田间发生危害非常严重,主要为害甘蓝、菜薹、萝卜等,有时也发现为害其他作物,但为害较轻。小菜蛾在海南省一年发生22代,且无越冬越夏现象(周传波等,2010)。长期以来,生产中对小菜蛾的用药选择存在盲目性、用药品种单一、随意加大药量等现象,导致小菜蛾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微生物杀虫剂、沙蚕毒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小菜蛾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达到217.6倍,对溴氰菊酯达到192.5倍,对灭多威达到36.8倍,对敌敌畏达到137.2倍(黄雄英等,2008)。同时由于农药的毒性引起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使得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逐渐被禁用,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能有效防治小菜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实现三亚冬种北运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是杜邦公司从邻氨基苯甲二酰胺类化合物中发现并开发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杀虫剂,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特别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持效期长,且安全间隔期短,毒性仅为微毒(吴毅等,2010;胡珍娣等,2011)。为此,本试验利用氯虫苯甲酰胺与其他3种药剂进行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好的防治药剂,为三亚地区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室内毒流量法 1.1.1 试验对象和药物试验的小菜蛾幼虫采集自三亚吉阳新田洋地区高效农业蔬菜种植基地的甘蔗,主要是2-3岁的幼虫。表1显示了药物和试剂的浓度 1.1.2 测定总毒力测定 试验于2012年2月6日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植保实验室内进行。采用叶片浸渍法(贾变桃等,2011)进行毒力测定。将没有接触过任何药剂的甘蓝叶片分别在配好的5个浓度的药液中浸泡10 s,取出晾干后放入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接入健康、大小一致的幼虫10头,每浓度3次重复,设清水为对照。置于温度23~29℃、湿度86%的实验室培养,于48 h后以试虫不能活动为标准调查虫口死亡数,并使用SAS9.0软件分析数据,计算回归方程。 1.2 作物生长结球期试验 试验地设在三亚市吉阳新村田洋热带高效设施农业蔬菜栽培基地,上茬作物为豇豆,2011年11月21日移栽供试甘蓝品种中甘11号,试验时作物处于结球期。 1.2.1 阿维菌素用量 设5个处理,分别为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倍液、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以清水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3次重复。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富士特有限公司)常规喷雾,每处理喷7 kg药液,2012年2月12日下午施药,温度24~29℃,晴间多云。小菜蛾处于幼虫盛发期。 1.2.2 预防与效率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力较低的药物 由表2可知,药后48 h 5%氯虫苯甲酰胺SC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最高,其次是10%多杀霉素WG,1%阿维菌素EC和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的毒力较低。4种药剂对小菜蛾的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0.563 0 mg·L-10.856 7 mg·L-12.710 2 mg·L-13.706 2 mg·L-1。 2.2 种药剂对小菜器防效的比较 由表3可知,除了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处理外,其余3种药剂处理药后1 d对小菜蛾的防效均超过50%;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的防效最高,达到66.79%,其次是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和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倍液,防效分别达到65.81%和59.78%,3种药剂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与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的防效差异显著。药后3 d,所有处理的防效均超过50%,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的防效最高,达到77.71%,其次是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防效达到76.76%,二者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倍液和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药后5 d,5%氯虫苯甲酰胺SC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最高,达到81.89%,其次是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防效达到76.87%,二者差异不显著。药后7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