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六国论》《阿房宫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VIP

2023年高中语文《六国论》《阿房宫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六国论》)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通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 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 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去退却 C.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握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可惜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燕虽小国而后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赵尝五战于秦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斯用兵之效也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C.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D.西取由余于戎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下列关于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慎终如始:慎:敬。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结束,如开始一样。形容做事谨慎不懈。 B.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谦卑的样子。治,安定。古时比喻统治者姿态谦 卑、不骄奢淫逸才能使天下太平。 C.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消除祸患,反而 会加快祸患的蔓延。 D.裹足不前:裹,缠。脚像被缠住似的停步不前。多指因有所顾虑而不敢前行。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与《六国论》两篇文章均涉及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的史实,作者借古讽 今,对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 B.《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叙议结合。《阿房 宫赋》意在诫唐,《六国论》意在规宋。 C.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杜牧认为封建暴君荒淫奢靡必然自取灭亡;苏洵则认为六国 不抵抗外侮割地苟安以至灭亡。 D.《阿房宫赋》是文赋,辞采华丽,铺陈夸张;《六国论》则是史论文,语言严谨准 确,简洁明快。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第二次。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经营:指金银珠宝等物。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可惜。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 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B.《六国论》最后一段,用笔精练,用语含蓄婉转,揭示问题明确尖锐,在议论中包 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 C.《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

文档评论(0)

185****01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406305100003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