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语文必修上第一、二、三单元重点课文解说
1.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这时候,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谁将成为主宰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力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写《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毛泽东32岁,这一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写景,写湘江边美丽壮观的秋天景色,也写诗人面对大好河山时的感受,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看到了红叶、绿水、船只、蓝天、雄鹰、游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中,“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 碧透”中的“万” “层” “漫”以及“遍” “尽” “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渲染了浓艳鲜明的色彩,表现出山红水绿的静态美;而“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中的 “争” “击” “翔”等词,给碧绿清澈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息,生动地刻画出了百舸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以及万里长空中飞鹰的矫健和清澈见底的江水中游鱼的欢愉自在,体现了事物的动态美。之后以“万类霜天竞自由”作总结,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在感慨中,“怅寥廓,间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准确地表现出诗人感慨不尽、思绪万千的精神状态,而一个设问直接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气魄。
下片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蝶岁月稠”开启,由独立寒秋、故地重游所看到的景色,联想到以前与“同学”—起来游玩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作 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地描绘出来。 无论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还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都表现出一群有志青年慷慨激昂,评论国事,奋笔疾书,激浊扬清的形象。他们“粪土当年万户侯”,向军阀、官僚展开了英 勇斗争,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和磅礴的气势。到词的结尾,一句意味深长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呼应了上片的一问: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青年才俊、一代英豪代表着主宰世界的新生力量。此句也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形象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这首词上下两片各有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情景交融,叙议结合。上片写景,句句有情;下片有叙述有议论,也结合着抒情,在回忆往昔生活时,注入颂扬当代英雄的斗志豪情。这里的情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的,是借景抒情。从 全词来说,情为重点,景为衬托,情是诗人寄兴之所在,是诗人改造世界之志的归宿。第二,意象纷呈,意境深远。这首词的意象是呈辐射状的,即以中心意象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比如上片的中心意象是“万类霜天”,它回应了 “万山”“层林” “百舸” “雄鹰” “游鱼”等意象;下片的中心意象是“同学少年”,它辐射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等复合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深远的意境。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分析词作结构和语词运用,理解作品的意蕴、意境, 感受诗人的革命理想和豪迈激情。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首词与古代“悲秋”诗词进行对比,以更好理解这首词的情感特点。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原载1920年1月5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收入《女神》第二辑。此诗以澎湃的激情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力,强烈体现了诗人破坏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勇猛革命精神。郭沫若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受到“五四”爱国运动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进入了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序我的诗》)
本诗一共七行。第一、二行展示了海洋雄伟壮丽的景色;第三、四行抒写了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第五、六、七行是对力的讴歌和赞美。
这首诗充满激情地赞美大自然,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中展现的空中云海,描绘的北冰洋、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诗人描写大自然,是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自我表现的全宇宙的本体”,当作生命的化身,所以诗中对大自然的描绘、歌颂,滲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主观世界达到交融一体的境界。
诗人对大自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政治:5-3社会历史的主体课后练习.docx
- 高中政治:5-3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高中政治: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高中政治:5-2薪火相传有继承学习任务单肖常胜.docx
- 高中政治:5-2薪火相传有继承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
- 高中政治:5-2社会历史的发展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政治: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业练习.docx
- 高中政治: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习任务清单.docx
- 高中政治: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精品教学设计和课课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
- 高中政治: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精品教学设计和课课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