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浮法玻璃表面锡类颗粒物分析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关于浮法玻璃表面锡类颗粒物分析 2
1、浮法玻璃的上表面锡类的颗粒物分布情况 2
1.1二氧化锡的颗粒 2
1.2斑点状的颗粒物 3
2、浮法玻璃的下表面颗粒物分布情况 3
2.1沾锡颗粒 3
2.2辊道颗粒物 4
2.2.1玻璃的下表面存在无色辊道的印记 4
2.2.2玻璃的下表面存在锡渣颗粒及带裂痕锡渣点 4
2.2.3玻璃的下表面存在辊道锡点 5
2.2.4锡类的颗粒物形成原因 5
3、结语 5
文2:关于浮法玻璃锡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6
一、常见的锡缺陷现象 6
(一)钢化彩虹 6
(二)光畸变点 6
二、浮法玻璃锡缺陷产生的原因 6
(一)氧循环污染 7
(二)硫循环污染 7
三、治理浮法玻璃锡缺陷措施 8
(一)控制锡的氧化和硫化 8
(二)提高槽压 8
(三)定期排气和清扫 8
结束语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正文
关于浮法玻璃表面锡类颗粒物分析
文1:关于浮法玻璃表面锡类颗粒物分析
前言:
浮法玻璃,通常是玻璃在锡液面之上摊开成形,而锡槽内部锡液往往处于特殊稳定及氮氢气条件之下保护,避免氧化。在该条件之下,锡液往往会与高温的玻璃溶体之间出现各种复杂性化学及物流反应。故浮法玻璃的表面通常会存在着各种锡类的颗粒物质。浮法玻璃的表面主要源自于锡槽环境下锡颗粒物质,由SnO、SnO2、Sn等化学成分所构成。大部分物质颗粒均是以各种形式分布于玻璃板上下表面位置,影响着玻璃正常使用。下游环节进行各种薄膜镀制期间,通常会致使镀薄膜出现黑点或者破裂等质量缺陷问题出现,对玻璃的再加工生产率产生极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浮法玻璃的表面位置锡类的颗粒物进行综述分析,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及学者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依据。
1、浮法玻璃的上表面锡类的颗粒物分布情况
1.1二氧化锡的颗粒
二氧化锡的颗粒一般呈白色点状,分布于浮法玻璃板上部表面,一些时候还会呈线状或团状分布于浮法玻璃板上部表面,SnO2为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该颗粒物处于正交光条件下一般为蓝紫色,在实际检验操作期间珊瑚状的颗粒极易与二次磷石英、斜锆石等混淆,粒状物通常会误判成刚玉晶体,针状通常会误认成莫来石。显微镜下检验期间,能够观察到正交光条件下SnO2高突起及干涉色,该特征能够与其余结石合理区分。该颗粒物质其实为粒装微小固体SnO2,源自在锡槽内部高温区域锡液蒸发所形成锡蒸汽,锡槽前端锡蒸汽节流闸板的区域内冷凝成为微小锡液滴,处于有氧或高温条件下这种冷凝微小锡液滴,通常会被氧化成为二氧化锡稳定颗粒,节流闸板处会有聚集物形成。因熔窑冷却处压力的变化及节流闸板区域气流场出现压力波动的变化期间,颗粒的聚集物通常会被气流冲击,以至于离开了沉积区域内,自节流闸板周边逐渐脱落掉,在玻璃带上表面黏附,伴随着玻璃带温降低逐渐冷却,最终在玻璃带的上表面处形成颗粒黏附。故归类分析期间这种颗粒物质会被纳入至玻璃上表面的二氧化锡类颗粒。
1.2斑点状的颗粒物
浮法玻璃的上表面往往存在着另外一种颗粒物质,呈现着斑点状分布,一般测湖呈现着分散的状态分布,颗粒外观的直径相对较小,颗粒外观通常呈现着不规则的形状。在借助侧面光源观察分析期间,侧面光条件下,能够观察到这种颗粒物质周围带有着反应的环晕,在中心位置反光现象较为明显,且点状亮区也相对较为明显。处于显微镜之下予以放大观察期间,可观看到该斑点缺陷核心为单质锡,正交光下的单质锡为灰紫色,一般情况之下还会附带着反应环晕。该种颗粒物主要是因锡槽内部温度变化或者是锡槽额你不保护性气压例波动,致使锡槽内部槽压的局部发生变化,导致局部锡槽内部壁上往往凝结着微小性积聚的颗粒物质脱落,这种脱落的颗粒物质主要是由S、SnO等化学成分所组成,适宜在温度环境下被锡槽内部氢气等各种还原性气体逐渐还原成为微小单质的锡液滴。在这种单质的锡液滴逐渐滴落至有着一定温度、硬化玻璃带上期间,会嵌入或黏附于玻璃的上表面,并实现随机分布,逐渐形成于上表面的颗粒。这种颗粒物质渗入至玻璃板的上表面深度若是越深,则反映环晕的区域就相对越大。该状况与锡液滴实际滴入期间玻璃的上表面温度具体高低程度有着密切关联,在形成区域内较高温度状况下,因玻璃带的上表面较为柔软,颗粒物质嵌入到玻璃的上表面深度相对较深一些,则形成反应环晕的区域就相对较大一些。
2、浮法玻璃的下表面颗粒物分布情况
2.1沾锡颗粒
浮法玻璃下表面,在检查产品期间通常会发现存在的颗粒物质相对较多,以锡类物质的颗粒为主,该种颗粒物质呈片状、线状、点状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