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答谢中书书》精讲精练.docVIP

初二上学期《答谢中书书》精讲精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上学期《答谢中书书》精讲精练 答谢中书书 文学常识 1.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北朝时期齐梁的思想家,被称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传世。 2.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曾担任中书舍人﹚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南北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课文精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1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3俱4备。晓雾将歇5,猿鸟乱鸣;夕日欲颓6, 沉鳞7竞跃8。实是欲界之仙都9。自康乐10以来,未复有能与yù11其奇者。 注释: 1.之:的。 2.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四时:四季。 4.俱:全,都。 5.歇:消散。 6.颓:坠落 。 7.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8.竞跃:争相跳出水面。 9.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10.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被封为康乐公。 11.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课文理解 1. 理清课文结构 2. 将本文划分为两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分层:……沉鳞竞跃/实是…… 第一层:画山川之美。 第二层:议山川之美。 3.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哪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清高思想、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4.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美景的? (1)视线 仰视----高峰入云 平视----两岸石壁,五色辉映 俯视----清流见底 (2)时间 四季----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早晚----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作者先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再具体描写山川之美,融情于景,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发出慨叹,总结全文,首尾呼应。(2)意境优美。作者笔下的山水相映成趣,色彩配合绚丽动人,晨昏变化生动丰富,动静结合,使人心旷神怡。(3)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课内练习 作家作品 1.《答谢中书书》题目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此文的作者是 ,字通明,号 。 参考答案:书信 陶弘景 华阳隐居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 ( ) 课文训练 一、根据《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6.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7.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8.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9.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10、“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解下面加线的词。 (1)四时供备( ) (2)沉鳞竞跃( ) 2.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课外练习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

文档评论(0)

毋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