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黄体酮注射治疗中的应用
黄酮是一种含糊剂的药物,通常用于预防流产和准胎婴儿。黄酮是一种脂肪性药物。经过常规肌肉注射后,药物对局部肌肉的消耗容易产生副作用,如硬结和肿胀。药物的吸收和吸收会受到不良影响,药物的外部溢出会受到影响。Z-track肌内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是肌内注射的操作技术, 与常规肌内注射法相比, Z-track肌内注射法可阻止药液外溢, 减少局部不良反应, 留置气泡技术可起到将药液限制在肌肉局部而利于吸收的作用。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 本院妇产科对86例黄体酮注射治疗患者采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 并与常规肌内注射法进行自身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双侧臀大肌注射
本组86例, 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8.5岁;孕6~14周。双侧臀大肌均为初次注射, 排除注射部位有感染、水肿、硬结、肌肉萎缩、胎记或色斑等;双侧臀部对称;观察期间不再接受其他药物注射。
1.2 方法
1.2.1 肌内注射法
固定注射人员。同一患者用同一批次黄体酮20 mg、2次/d, 均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 左侧采用常规注射法, 右侧采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 每侧1次/d, 连续1周。
1.2.1. 1.传统肌内注射
按照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操作规程进行。
1.2.1. 皮肤侧移造成z型
注射前操作者以左手食指、中指和环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朝同一方向侧移1~2 cm, 左手拇指朝另一方向绷紧固定该处皮肤, 维持至拔针后, 迅速松开左手, 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还原, 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
1.2.2 剩余气泡检测技术
注射器抽吸药液后, 再吸入0.2~0.3 ml空气, 注射时气泡在上, 当全部药液注入后, 再注入空气。
1.2.3 局部疼痛评估
药液外溢:注射拔针后30 min内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注射部位疼痛:注射后30 min内对局部疼痛程度进行三级评估, 即患者表情无变化、询问无疼痛为无痛, 患者表情无变化、诉局部有轻度疼痛为微痛, 患者面部有痛苦表情、诉局部疼痛为疼痛;注射部位情况:每次注射前观察局部有无红肿, 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瘙痒。
1.2.4 观察组患者术后情况
设计肌内注射观察表, 每次注射前观察局部情况, 注射后30 min观察药液外溢、评估疼痛程度、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瘙痒, 并作记录。1周内各项观察指标发生阳性结果只记录1次, 该项观察指标的判定终止, 其他不良反应的评价仍继续。
1.2.5 统计方法
使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肌内注射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86例患者中, 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注射侧发生不良反应12例, 发生率为13.95%;常规肌内注射侧发生不良反应28例, 发生率为32.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注射方法所致局部不良反应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肌内注射的特点
肌内注射后注射部位不良反应不仅与注射用药物的剂量和性质、注射速度、注射针头内 (外) 径、注射后留 (拔) 针的时间、进针深度、注射部位情况 (如肌肉大小、组织弹性、有无水肿和硬节等) 、全身情况 (如有无休克、出血性疾病等) 及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因素有关, 还与肌内注射方法密切有关。常规肌内注射后留下垂直针道, 容易发生药液外溢;Z-track肌内注射法注射后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复位, 可阻止药液外溢;留置气泡技术可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入肌肉组织, 防止拔出针头时药液渗入皮下组织, 从而减轻组织受刺激的程度, 减轻疼痛。本文资料显示, 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黄体酮注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 明显少于常规肌内注射法。
3.2 保证药物剂量,保证注射
两种肌内注射方法都可能发生局部不良反应, 对长期注射黄体酮患者, 推荐使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 以保证药物剂量, 增加药物吸收, 减少局部不良反应。患者姿势不良或精神过度紧张, 使注射部位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会加重疼痛, 因此注射前作好解释, 以取得患者配合;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一匀, 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推药匀;注射部位交替更换, 拔针后及时按压、按摩、热敷;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黄体酮肌内注射引起的臀部硬结, 有消炎、止痛、活血消肿的功能且疗效显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感应电压水平测试分析.docx
- 1000kv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的确定.docx
- 2011年中国古代画本.docx
- 2例孕晚先兆流产验案.docx
- d-le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 《刑法修正案八》对强迫交易罪的修改与完善强迫交易罪的修改与解读.docx
- 《量和单位》中常见的单位符号辨析.docx
- 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增生的影响.docx
- 东海南部近十年蟹类资源调查.docx
- 东秦岭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及分布特征.docx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