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趟金陵 寻一回古今 江苏省中小学首个研学实践课程.docxVIP

赴一趟金陵 寻一回古今 江苏省中小学首个研学实践课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赴一趟金陵 寻一回古今 江苏省中小学首个研学实践课程 “赴一趟金陵,寻一回古今”。3 月中旬,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的近 200 名师生驱车 250 公里,专门前来南京, 用心感受“六朝古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同学们在“行” 中轻松“学”,在“行”中找寻“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 前世与今生,体悟所学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培养开放性思维,同时提升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聆听中山小学校长说“中山”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中国江?K 网在国家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倡导“加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深度 挖掘南京独有的历史文化,历经几个月打磨、首次推出的特 色研学活动。 活动从南京中山小学开始,这是南京市唯一以孙中山先 生名字命名的优秀小学。 在中山小学的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江苏网副总经理管云林先生表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不仅要埋头苦读,还要抬头看世界。希望通过研学,不仅让博爱之都南京 印刻在同学们的脑中,更要让六朝古都的文化精髓扎根在同 学们的心里。通过此次活动使得寓教于乐于旅行中。” 启动仪式后,中山小学校长庄永洲给同学们简单讲述了 “孙中山与南京的渊源”后,一堂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公 开课便上演了?? 一段制作精美的视频,几首名家书写的诗句,一曲婉转 动听的《茉莉花》??庄校长站在讲台前,运用电化教学, 把南京元素、中山文化、唐诗宋词等巧妙地结合融入课堂。 容纳 200 多名同学的阶梯报告厅却静得出奇,老师和学 生们坐在一起专心听讲。在与庄校长的互动中,汲取着有关 南京的人文与历史知识,丰富着营养。 一个多小时的讲课很快结束了,但学生们仍感到不过瘾,久久地围绕在庄校长周围不愿离去。有同学说,庄校长 的课讲得太生动、太有趣了,让我们对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庄校长则表示,“研学旅行将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江苏省内绝大多数小学 校内的教育已经很精致了,但从素质教学的发展来看,一定 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走进艺术, 才能使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美好!” 南京博物院内寻国宝 从南京中山小学出发,沿着苜蓿园大街、中山门外大街 前行,穿过中山门,经过短短 15 分钟的路程,师生们便来到了享誉海内外的南京博物院。在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国 家宝藏》中,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带着袁弘守护的“竹林七 贤与荣启期砖画”、张晨光守护的“坤舆万国全图”、秦海璐 守护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以及藏在“国家宝藏”LOGO 中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等四件国宝一一亮相,引起 海内外观众的极大反响。此次的博物馆之行,孩子们对与国 宝面对面充满憧憬。 刚步入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同学们便被“王陵文化单元” 深深吸引。银缕玉衣、广陵王玺、汉代玉玺,同学们走到自己喜欢的展品前,按下随身携带的讲解器上所对应宝藏的编号,驻足倾听。通过一件又一件文物,与历史对话。在“特产馆”,同学们看到了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景德镇 官窑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带着研学任务的同学们,争着当起小小国宝守护人。他们拿出研学手册,描画着国宝的模样,记录下国宝的前世今生。 两个小时的参观,让师生们充分领略到生于斯、长于斯 的一代代江苏儿女,生生不息地创造出的令人惊艳的江苏地 域文明。从盛唐遗韵、宋元两代的风尚品位,到明清时期经 济繁荣、文化鼎兴的盛世江南形象,以及文化自信在孩子们 的脑海中渐渐留下了印记并生根发芽。 盐城市东台第一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周礼梅老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东台第一小学非常重视这次研学旅游活动,这也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学生们走出盐城来到南京。周老 师表示,南京城市底蕴深厚,中国江苏网组织的这次活动选 择了南京的中山小学,南京博物院和大报恩寺,每一站都具 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能增 加生活阅历扩大知识面,还能够激发出同学们对古都金陵悠 久历史和文脉的兴趣和追求。 大报恩寺里诚报恩 一路参观,一路感知,观览历史文化脉络,加深了师生 们对南京乃至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知。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 公园,同学们以一场震撼的感恩成长礼为本次研学活动画上 圆满的句号。 明代大报恩寺因明成祖朱棣对母亲恩情的感怀而兴建, 浸润着“感恩报恩,孝亲尊师”的文化氛围。如今重新复建 的大报恩寺将报恩文化融汇在建设理念中,力图唤起人们对 中华传统美德的追求。“报恩体验区”即是体验报恩文化的精神家园。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一直致 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报恩成长礼就是其中一个 非常具有仪式体验和思想熏陶的精品项目。 感恩成长礼上午 10 点在报恩剧场正式开启,本次“报恩成长礼”的主要内容为:正衣冠,谢师恩,点朱砂,报亲 恩,击报恩鼓等。 成长礼开始后,师生们统一穿上了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 的汉服。在礼仪官的带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