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
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
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
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
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对文学的各
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
求。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
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文学家族: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
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加之两汉时期,
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
文化活动。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
没有门路。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 文化
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
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
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如:“三曹”即曹操、曹丕、
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
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
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
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
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
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如干
宝 《搜神记》等。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独
立的艺术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第三,对文
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典论·论文》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
《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 玉台新咏 》等。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
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4、“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是___《蒿里行》__中的名句。
5、.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_。
6、“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7、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西洲曲》______。
8、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 不为五斗米折腰_ __。
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 志怪小说 和_志人小说___两大类。
10、被人称为 “八斗”之才的诗人是 曹植
三、简答
1、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 “平淡”?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种平淡自然的境
界。其成因来自诗人在诗中表现的平和心境和淡泊的人生旨
趣,其表征则在于诗歌语言的质朴平易,以田园生活和田园
风光为描写对象,意象的生活化、日常化,并在其境界中充
分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恬淡优美,其极致则臻于物我浑融的
“无我之境”。
1、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境界高远,平和淡泊、
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
高远舒展的境界。A、多白描,多口语,多叙态。多写田家生活中日
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
净之美。钟嵘《诗品》:“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 如“暧暧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
常之景而蕴含深意。B、平淡醇美。笔致轻闲,意态丰满。苏轼:“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情理兼得。“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一、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议论或感慨。
二、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
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如《登
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达出诗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