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解放以前,土地大都被地主占据着,农民只有极少的土地。农民祖祖辈辈都梦想有一天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农民重新获得了宝贵的土地。走进课文,感受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吧。课文导入
20 三黑和土地RJ 六年级上
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体会“翻身人儿”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和诗人对土地、家园的深切热爱、眷恋之情。2. 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中强烈的画面感,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3. 把握诗歌特有的乡土特色,赏析其朴素自然、平白如话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浓浓的诗意。4. 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作者简介河南睢县人,原名苏鹤田,现代著名乡土诗人,因其浓郁的乡土诗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乡土诗人,他的诗作最大的特点是自然和清白,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朴实自然、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代表作品有《地层下》《窗外》《入伍》《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新作选》等。苏金伞(1906~1997)
这首诗创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 1947 年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广大农村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 经过改革,许多贫穷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和人身自由,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广大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1948 年苏金伞来到华北解放区,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时的他,精神焕发,心情振奋,创作热情高涨,写出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三黑和土地》就是其中之一。背景介绍
溜liūliù 溜冰随大溜散sàn散步sǎn松散 冬天河里禁止溜(liū)冰,虽然有人不遵守规定,但你绝不能随大溜(liù)。这个人生活散(sǎn)漫,工作还没有完成就出去散(sàn)步了。
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造句: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他心急如火,恨不得飞回家去。【恨不得】【土疙瘩】土结成的块状物。【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顺溜】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①(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②关系不密切。③(制度、纪律等)执行不严格。本文指土壤疏松。【松散】【荞麦】一种草本植物,籽实磨成粉供食用。【白霎霎】形容很白。【蝈蝈儿】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呼唤。造句:傍晚时,村子里响起妈妈亲切的招呼声。【招呼】【公粮】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翻身】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造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大劳动人民终于翻身成了社会的主人。【笑嘻嘻】形容微笑的样子。【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温暖—— 松散—— 丰满—— 笑嘻嘻—— 寒冷紧密哭啼啼干瘪
温暖—— 合适—— 顺溜—— 松散—— 舒服—— 赶紧—— 叫唤—— 招呼—— 暖和符合舒适疏松顺当赶快鸣叫呼唤爷爷总是用(温暖 暖和)慈祥的眼光看着我。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些(松散 疏松),需要进行修改。今天我感冒了,浑身发冷,感觉很不(舒服 舒适)。√√√
ABB式: 白霎霎 笑嘻嘻 黑沉沉 金灿灿 红扑扑 绿莹莹 笑呵呵 喜滋滋 气鼓鼓怒冲冲 亮晶晶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4-8)第一部分(1-3)写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写三黑翻地、耙地的过程。第三部分(9-12)写三黑休息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蝈蝈儿引起的回忆。第四部分(13-15)写三黑耙地时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想象。
再仔细读课文,体会诗歌中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课文解读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这两小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黑耙过的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和“一张软床”,准确地写出了被耙好的地的特点,同时表现了三黑的勤劳与能干。请赏析一下这小节诗。
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这一小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三黑深耕细作是为了让庄稼更好地成长。这一小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