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0讲 明清的统治与危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pptx

第10讲 明清的统治与危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讲 明清的统治与危机 第11讲 明清的经济与文化 专题五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368—1840年) 【构建·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6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①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②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③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一、课程标准 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乙】卷27明朝对民间的控制广东·6·明代文学反映的价值观念浙江(6)·6·史学角度明清经济重心湖北·5 明清湖北科举人数分布2022【甲】27清代康熙字典,41明代海上实力【乙】27明代江南市镇经济与社会风气广东·5·清代广州对外贸易,17·明代白银货币化浙江(6)·6·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明清海禁2021【甲】27·明代科举制: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广东·5·明代服饰与儒家伦理湖北·4·明代“以例辅律”: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江苏·4、5·明代文学创作与理学、商业对社会风气的影响2020【Ⅱ】27.民营手工业发展【Ⅲ】27·明朝内阁,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浙江(1)·6·明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山东·5·黄宗羲经济思想2019【Ⅰ】27地区间商品流通活跃【Ⅱ】27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Ⅲ】27固守传统生产形式北京·15·明朝的内阁二、高考考情分析 命题重点: (1)明至清中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影响。 (2)明清至清中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风气、价值取向的影响是重中之重。 (3)陆王心学、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4)明到清中叶中国社会危机的表现(通过中外历史对比考查)。 复习目标: (1)掌握明至清中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国家治理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 (2)掌握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3)理解明至清中叶社会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二、高考考情分析 三、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民族和对外关系思想文化  明至清前中期(1368年至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也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达到顶峰;同时,封建制度日益僵化,渐趋衰落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白银货币化,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重农抑商及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边疆治理方面成效明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基本奠定。对外关系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开始遭受外来侵略与挑战。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倡导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文学艺术体现新的时代特色;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西方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明清(前期)的鼎盛明清(前期)的新变化明清(前期)的危机君主专制加强,政局相对稳定边疆治理加强,国家版图奠定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朝贡贸易鼎盛,反击侵略成功社会经济新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思想领域新变化(王守仁、李贽与三大思想家)文艺生活新变化(小说、昆曲与京剧、书法绘画)科技领域新变化(总结性科技著作与西方科技的传播)专制加强,僵化腐朽小农经济,阻碍转型人口暴增,矛盾激化重农抑商,闭关自守八股文狱,窒碍思想天朝观念,昧于大势鼎盛中潜藏危机四、知识体系构建 政治制度之变?专制集权强化经略边疆之举?奠定疆域版图对外关系之变?世界大势之变 第10讲 明清的统治与危机 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目录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阅读教材p76【问题探究】,思考朱元璋废宰相的原因,并结合黄宗羲的说法评价此举。一、政治制度之变?专制集权强化——君主专制(明)1、废除宰相制度①历史: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吸取元朝灭亡教训。②直接:丞相胡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嘻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