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救命文档”,公共参与的新方式.doc

(5)--“救命文档”,公共参与的新方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救命文档”,公共参与的新方式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河南暴雨,呈现出和往昔不同的面貌。我曾联系几位在郑州的朋友,他们也被困家中,停水停电,手机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信号:“我们知道的还没有你多。” ? 有一则报道,就讲述了郑州断网的故事,提醒人们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些应急准备,比如家里要留一些现金。全民依赖互联网的时候,既带来了无穷的便利,也有脆弱的一面,郑州在某个时刻,几乎成为孤岛。 ? 但是,移动互联网也联结了一个很大的世界。包括郑州地铁在内的几个受灾点,最初都是网友用手机所拍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外围乃至外地的网友,及时与郑州相关部门沟通,提供更多信息,为救援争取了时间。 ? 在网上,还流传着一份“救命文档”,方便人们发布和核实需要救援的人的信息。这份文档的创建者,是一位叫李睿的上海财大2017级本科生,她也是一位从河南走出去的大学生。看到灾情后,她想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创建了这份可以登记、共享和核实、更新的文档,很快就有30多名同学加入参与进来,合作整理。 “救命文档”的创建者Manto? 上海财经大学供图 最终,这份文档由几百万人参与了创建。人们可以在上面发布求救信息,有人核实和跟进进展,如果已经解决,则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这是一份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文档,我所在的成都本地群,也有几个年轻朋友参与其中,有人急切询问怎么加入,有人耐心解答,每一个参与的人,也都经历了一次参与公共事件的历练。 ? 这是年轻人参与公共事件的最新方式,不管你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单个看,每个人所做的都是一点点,但是在技术的支撑下,最终却能汇集几百万人的力量。如果是传统场景,光是登记、汇总和核实信息,就需要应急管理部门专门组建庞大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才能完成。 ? 这有赖于技术的进步。去年疫情最初阶段,就有很多这样的志愿者投入其中。年轻一代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有着本能的互联网思维,懂得如何利用技术解决问题。即便是传统的捐款捐物,也有可能利用文档和表格进行管理与实施更新。 ? 更重要的是,这反映了年轻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通过这样的公共参与,他们培养和塑造了新的自我:贡献、共享,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在一起。这是独特的“共同体”体验,参与者为公共事务作出贡献,同时也在精神层面获得了成长。 ? 我想起这两天看到的一个河南暴雨中的救人视频,一辆车被困在洪水中,好几个人游过去,他们通力协作,有人砸车窗,有人找来一个很大的塑料桶。他们成功救出两个孩子和一个妈妈,塑料桶就是用来转移小孩的。这样的救援,没有一个人在那里指挥,但是却仿佛有人指挥一样,参与者的配合极为完美。 ? 那个“救命文档”也是如此,几百万人的协作,这是一种“有机”而不是“机械”的团结。这其实也道出了社会的本质:只有进行更多的横向联结,每个人都走出自己的圈子,向他人伸出双手,才能构建出一个充满信任的共同体。 热点视频推荐 ↓↓↓ 光明日报 陌生人,谢谢你!致敬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强]#为河南加油 视频号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你有多久没去KTV了? 了不起的“河南老乡” 开车溅行人被罚,执法就是最好的普法 “女性专用车厢”,为何引争议? 古天乐捐献小学荒草丛生?别急着质疑 文字:张丰朗诵:王茜责编:张永群编辑:王远方?常莹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