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煎出量的测定.docxVIP

中药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煎出量的测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煎出量的测定 首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出现了附子与干姜的联合用药,代表了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附子、干姜是温阳祛寒最常用的药对,历代文献所载含有这一药对的方剂较多,仅《方剂大辞典》就收录1563首含附子、干姜药对的方剂,附子、干姜比例从1∶1至5∶3不等,配伍地位也有君臣佐使不同。附子辛温大热,《本草经读》附子有记载:“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药品。”干姜辛温,《本草求真》中谓:“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用,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从药性配伍方面阐释了“附子无姜不热”的道理。展海霞选取了前述1563首方剂中以治疗亡阳四肢逆冷为主,包含心气虚、心阳虚衰等病证的38首方剂,作进一步分析。在38首方剂中,附子、干姜比例为1∶1的l9首,占50%;高于1∶1的14首,占37%;低于1∶1的5首,仅占13%。其中以附子为君药的共有30首,占79%;干姜均为臣药。配伍比例在2∶1和1∶1之间的方剂共有25首占66%,表明这一比例范围可较好地发挥二者增效解毒的配伍意义 在毒效关系上取得相对的平衡。 有研究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煎出率明显增高。附子煎剂能显著增加实验心衰大鼠的心输出量,增强心肌舒缩力,改善其血液动力学,配伍干姜后其上述作用增强,而干姜煎剂单用却无强心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的理论具有其科学基础,亦为探讨附子与干姜配伍增效作用的机理提供了数据支持。还有研究证实,附子与干姜配伍,干姜还能制约附子的毒性,从而使其更安全地发挥治疗作用。 本实验选取附子干姜最常用的1∶1、1∶0.5、1∶2这3个配伍比例,以附子中主要的热性成分总生物碱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比较附子不同炮制品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前后总生物碱煎出量的变化,考察两药配伍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附子与干姜配伍后药效增强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为发掘中医方剂配伍科学内涵提供参考。 1 仪器和试剂盒 1.1 -2型离心及phs-2酸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1100(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DZ5-2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PHS-2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Sartorius系列电子分析天平(瑞士);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 药物、药品、生制备成分配比、侧生根等药物来源 对照品:乌头碱(110720-20072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试剂:试验用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药材:生附子、白附片、黑顺片购于四川江油恒源药业有限公司。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龙飞博士鉴定为乌头Aconitum caimichaeliDebx.的侧生子根。干姜购自犍为干姜GAP基地,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卫莹芳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干姜Zingiber offiicinaleBosc.的干燥根茎,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 2 试验溶液的制备 2.1 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乌头碱对照品5 mg,加适量氯仿溶解,移入50 mL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含乌头碱0.102 mg)。 2.2 含生药1g的制备方法 分别取生附子、白附片、黑顺片各50 g,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1 h,溶液趁热过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残渣3次,合并洗液和滤液,低速离心(2000 r/min)5 min,过滤,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50 mL,再将浓缩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氨试液调pH至9,用等体积的乙醚-乙酸乙酯(3∶1)混合液萃取3次,取乙醚-乙酸乙酯(3∶1)层置水浴中低温蒸干溶剂,残渣加适量乙醇使溶解,转入50 mL量瓶中,加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相当于每1 mL含生药1 g)。 2.3 生附子配伍干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生附子3份,每份50 g,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先煎煮30 min,再分别加入干姜饮片25 g、50 g、100 g,再继续煎煮30 min,趁热过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残渣3次,合并洗液和滤液,低速离心(2000 r/min)5 min,过滤,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50 mL,再将浓缩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氨试液调pH至9,用等体积乙醚-乙酸乙酯(3∶1)混合液萃取3次,取乙醚-乙酸乙酯(3∶1)层置水浴中低温蒸干溶剂,残渣加适量乙醇使溶解,转入50 mL量瓶中,加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生附子配伍干姜1∶0.5、1∶1、1∶2总生物碱的供试品溶液。 2.4 干预白共干、制备的总碱样品溶液 取白附片3份,每份50 g,照2.3项下的制备方法,同法制得白附片配伍干姜1∶0.5、1∶1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