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近代建筑PPT讲座;第八讲 中国近代建筑;一、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及简史;二、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分期;1.萌芽期(1840年-19世纪末)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国门,从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港口岸,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全国开放商埠达到34处,外国人在中国租地建教堂、领事馆、银行、医院、学校等,其风格涵盖了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哥特建筑等几乎全部西方建筑,并多以西方结构、材料、技术 ,这些建筑施工精良,被国人冠以“洋房”。; 此间,清王朝修建了 颐和园等最后一批皇 室建筑。
中国开始出现受西方影响的洋式建筑,其中以西方的巴罗克和殖民地式,影响最盛。;;;建筑发展特征:
本时期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早期,在一些开放城市出现了新城区(租界),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建筑不断出现,但新建筑无论在类型上,还是在数量规模上都还十分有限。;2.初始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戊戌变法(1898年)后,中国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近代教育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科,开启了中国的建筑教育。与此同时,早期赴欧美日的留学生陆续回国,出现了中国专业建筑师队伍。
西方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中国式建筑,以后被冠以中国固有形式建筑。如美国圣工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所建的怀施堂(1894)、格致楼(1898)、思颜堂(1903)等。而美国建筑师墨菲(H·K·Murphy)规划的长沙雅礼大学、金陵大学、燕 京大学校园,影响最大。 ;;;;;3.繁盛期(20世纪初——1937年)
中国近代少有的繁盛期,经济迅速发展,近代化进程加快,中国近代建筑也随之达到鼎盛。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
1)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大门完全向西方打开,西方建筑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2)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国建筑赢得短暂繁荣发展期。;4.衰落期(1937年-1949年)
这一时期,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建筑活动基本停止。在日伪控制区有些临时性工程,采用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它的发展与每一??段的社会体制、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有直接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1.传统建筑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出现了新的审美趣味,致使建筑风格和某些艺术手法有所变化。
2.近代工业生产和以公共活动为主的社会生活,促使产生了新类型的建筑。
3.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要求相应的新形式。
4.封建等级制度的废除、社会体制的变革,使得传统建筑艺术赖以存在的许多重要审美价值发生了根本动摇。
5.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功能产生了新的矛盾,在新建筑中能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传统形式,成为近代建筑美学和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成就;(1)居住建筑
一是传统住宅的延续发展;
二是西方国家传入和引近的新型住宅;
三是由传统住宅适应城市近代生活演进的新住宅类型,如上海石库门建筑,广州骑楼等。
; ;石 库 门 建 筑;(2)公共建筑
大型商业建筑,金融建筑,文化教育建筑,交通建筑,行政会堂建筑等。;2.建筑技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和平饭店(沙逊大厦);;四、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1.洋式建筑:折衷主义基调;上海汇丰银行;天津劝业场;(1)三种表现特征:;;;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设计方 案是1925年通过设计竞赛而采用获头奖的吕彦直方 案,于1926年奠基,1929年建成。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
;;中山陵祭堂;;3.西方现代建筑;上海和平饭店(沙逊大厦);;五、建筑教育与机构; 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于1927年在东南大学诞生,它的前身是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建筑科。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在1923年设建筑科,学制3年,主要课程有建筑意匠、建筑结构、中西营造法、测量学、建筑力学、中外建筑史和美术等。1927年6月,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转至南京,在东南大学新创建筑系。东南大学后改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又改名为中央大学。; 在东南大学创办建筑系以后,1928年东北大学工学院设建筑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设建筑系(这是在我国艺术学院首个设置的建筑系),1932年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系,1936年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设建筑科,1937年天津工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