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唐穆宗时(820~824年在位),广东龙川县进士韦昌明在《越井记》中说:“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经济重心自秦朝开始南移 B.唐代北方人口迁徙到南方 C.多民族共同开发岭南地区 D.华南的教育水平超越北方 2.重庆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历史课本剧《贞观之治》设计了如下场景,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B.设都护府,唐蕃和亲 C.知人善用,虚怀纳谏 D.首创科举,选贤举能 3.《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这段史料可用于研究唐太宗(  )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戒奢从简 C.知人善任 D.虚怀纳谏 4.唐玄宗开元年间,曾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已后,所有庄宅以 及马交易,并先用续罗丝绵等,其余市价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由此可 知(  ) A.土地兼并严重 B.商品交易受阻 C.政府收入减少 D.商品经济发展 5.隋朝修建了含嘉仓、洛口仓、永丰仓等众多的官仓,粮食储藏丰盈。府库中的布帛等其他物资也不计其数,甚至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 年),原隋府库中的各种物资还未用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隋朝(  ) A.水陆交通的发展迅速 B.赋税制度十分完备 C.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 D.统治者的腐化堕落 6.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就无几,岂有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材料所体现的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的治国思想是(  ) A.治理好国家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具有笼统排外倾向 C.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 7.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隋朝因开凿此河而灭亡 B.汴河导致隋炀帝的腐败 C.客观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D.借诗歌赞颂隋炀帝功绩 8.《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此规定不能反映唐代(  ) 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③士族地主势力强大??④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日本学者认为,与依靠强权将诸民族夷为平地的“罗马和平”不同,唐王朝在处理诸民族关系上则较为灵活、开放和包容,而且还承认他们的“自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天可汗”的由来 B.羁縻府州的施行 C.均田制度的推广 D.遣唐使船的往来 10.《贞观政要》描述唐太宗统治时期,“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牢房)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岭表,自山东自沧海,皆不贵粮,取给于路。”该材料(  ) A.有美化贞观之治之嫌 B.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C.说明唐朝人喜爱旅行 D.体现唐朝社会治安良好 11.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贞观政要》)此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 C.兴科举以儒为师 D.“存百姓”的思想 12.秦汉时期,经商之人有专门的“市籍”,地位较低。到了唐代,士、农、工、商可取得“市籍”,并且“市籍”出身立功者可受赏,优秀者可贡举,居肆工伎易业三年后至亲可出仕。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注重积极协调官商关系 B.商业彻底改变政府管理秩序 C.商业发展抑制了社会流动性 D.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变化 13.安史之乱后,宦官立君、弑君、废君可谓肆无忌惮,如唐宪宗、唐敬宗为宦官所弑,唐昭宗为宦官所囚,险些被杀。这反映出当时(  ) A.中枢行政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 B.专制皇权运行出现异化 C.宦官掌握了朝廷的行政决策权 D.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14.唐代杜佑所撰《通典》200卷,分作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九门,与先前“正史”中志书相比较,将食货置于第一门。这种门类次序的确定,实反映了社会历史运行的基础是(  ) A.物质生活 B.阶级关系 C.土地制度 D.思想观念 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此一制度”是指(  )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节度使制度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