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点框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点框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点框架 政权更迭 1、明朝(1368—1644年) 元末爆发红巾农民起义,动乱波及全国。其中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即明太祖。同年北伐,攻占元大都推翻元朝。明太祖在位时期,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同时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军队,消除外患,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性格多疑,借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明初四大案),大杀功臣,废丞相,加强皇权。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标次子)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建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削藩(明初朱元璋分封了一批同姓王),结果遭到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的起兵反叛,经过四年的夺位战争,朱棣最终攻占应天府,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在宫中大火中下落不明,1402年燕王朱棣继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 明成祖在位期间,对内设内阁建东厂加强皇权;对外让安南(今越南)再度臣服于中央,打击北元分裂后的鞑靼和瓦剌,又安抚东北女真各部设卫所(建州、海西、野人女真),可谓武功昌盛;明成祖还实行积极的外交政策,自1405年就开始派郑和下西洋,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将朝贡贸易推向顶峰。明成祖在位期间被称为永乐盛世。 此后明朝又迎来了仁宣之治,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干政,且流民问题严重。1449年,蒙古瓦剌南下侵明,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明朝开始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隆庆新政、万历中兴,国势复振。16、17世纪之交,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并展开对明朝的进攻。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各部改名为满洲。 满族崛起之际,晚明政治腐败,宦官乱政(魏忠贤),东林党争,对清朝战争接连失利,天灾流行,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明朝灭亡。明朝皇室在南方建立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明降将吴三桂协助下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多年战争,清军逐一击败其它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清朝(1636年—1912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16、17世纪之交,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著名的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的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史称后金,并起兵攻打明朝,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但在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驾崩。第八子皇太极继位,在位期间对内政治修明,缓解社会矛盾;对外攻陷朝鲜,联合蒙古,攻破明朝辽东防线。1643年皇太极病死,6岁的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即顺治帝,并由多尔衮(皇太极弟弟)摄政。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驻守山海关(今秦皇岛)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并协助多尔衮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此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清军逐一击败其它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各势力,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8岁的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继位,即康熙帝。年少时就挫败权臣鳌拜,夺回大权;成年后平定三藩之乱稳定清廷统治(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皆为明降将后又反清);三征噶尔丹(17世纪后期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占据天山南北);1683年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收复台湾,次年设台湾府;1683年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沙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中后期全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清朝开始步入盛世。1722年康熙帝驾崩,终年69岁,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在九子夺嫡中成功继位,即雍正帝。在位期间针对吏治、财政状况以及腐朽的社会风气进行铁腕改革(改土归流,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清朝国力更加强盛,并设立军机处与奏/密折制度相配合加强皇权。1735年雍正帝驾崩,其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位,即乾隆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有建树。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1759年又平定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整个新疆;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为摆脱沙俄压迫,回归祖国(乾隆帝在避暑山庄迎接其回归),以上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清朝的鼎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被称为康乾盛世。 但在乾隆中后期闭关锁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政治日趋腐败。嘉庆、道光年间民间起义不断(川楚白莲教起义、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叛乱)。1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