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研究 鲍慧梅:谈琵琶曲《彝族舞曲》艺术风格
谈 琵 琶 曲 《彝族舞曲》艺术风格
鲍慧梅
(青 铜 峡 市 文 化 馆 宁 夏 青 销 峡 751600)
【摘 要 】琵琶曲《彝族舞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篇幅较长,是全ife的主体,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
感叹式的音调、时起时伏的音浪,抒发了压在他心底的无限感慨之情。这一段运用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发展旋律,
以深化主题。第二段以摭弹的指法奏出轻快而富有动力的曲调,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情绪趋于明朗。第三段速度
更快,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
【关键词】琵琶曲; 《彝族舞曲》;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8.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77-01
《彝族舞曲》由王惠然创作于1960年,当时刚刚穿上 乐曲的第二部分(第 3-6段 )是快板部分。应用多段
军装的王惠然跟随部队文工团在滇西南一带演出,并先后深 体结构创作,舞蹈型的主题是第1段主题音调的变奏和发展,
人到彝、苗等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学习、采风,一路上饱览了 抒情性的旋律则来自引子素材。
十万青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在与当地人民 欢快粗矿的音乐节奏和刚劲有力的音调具有一种阳刚
的交往中,他学习了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和舞蹈,这一 之美,弱拍上扫弦的应用则增强了切分感,描绘出彝族青
切在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同时,也为创作《葬族舞 年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美、强悍的舞姿。随后,下行的
曲》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经过长期酝酿与多次修改,诞 音调使音乐趋向柔和,并引出一段悠扬、流畅的旋律:
生了这首风格新颖独特、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彝族舞曲》。
《鼻族舞曲》以浓郁的民族特点、强烈的时代气息,表
现了彝族青年质朴、健康的情操和追求幸福、欢乐的炽热感
情。乐曲既有诗情画意的轻歌曼舞,又有粗矿开放的热情欢
歌,它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彝家山乡风俗的动人画面, 这段旋律音调相当优美, “四指轮”技法的应用,形成
是新中国成立后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的成功之作。
了柔和的伴奏声部,与舞蹈性主题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该曲在借鉴三部曲式结构的同时,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多
在欢腾的气氛中更烘托出柔情的描绘,仿佛彝族姑娘们如仙
段体展衍的手法,使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具有鲜
女般自天而降,飘然加人到群舞的行列。
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分为9个段落。
之后,作者借鉴民间锣鼓的节奏型,对主题音调加以变
第 1段是乐曲的引子。羽调式,2/4、4/4混合拍子。它
奏发展,用扫弦反复强调着一个节奏重音,使热烈气氛得以
首先在调式主音上慢起渐快地展开,随后上方小三度音和五
渲染,描绘了群舞的场面。接着,音乐转人节奏强烈的快板
度音的出现,给人一种缥渺之感,犹如看到了朦腿月色下那
乐段,由琵琶在最低音区奏出强而有力的节奏,彝族青年粗
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色:
犷的气质与前后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一音调在音区
随后,琵琶以双弦在低音区演奏深沉如歌的旋律,它源
上的逐步上升,情绪越来越高。最后,在高音区以快速十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叙事艺术略论.pdf
- 《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分析.pdf
- 贝多芬艺术歌曲《在这幽暗的坟墓》的美学研究.pdf
- 贝多芬早期创作特征在艺术歌曲中的体现——通过《我爱你》分析.pdf
- 变奏之花——浅析石夫《娃哈哈钢琴变奏曲》的艺术特征.pdf
- 布里顿声乐套曲《小夜曲》艺术特征探析.pdf
- 初探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杏花天影》.pdf
- 从《峡江情歌》看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pdf
-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pdf
- 从李斯特练习曲《钟》浅谈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征.pdf
- 探析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的艺术内涵.pdf
- 探析托斯蒂艺术歌曲《飞向远方》.pdf
- 天琴曲《邀仙曲》的艺术特征分析.pdf
- 同题材艺术歌曲作品的异同及演唱建议+——以舒曼《林间谈话》与李斯特《洛列莱》为例.pdf
- 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钢琴演奏艺术及音色欣赏.pdf
- 王蔚版筝曲《铁马吟》的演奏技法与艺术处理.pdf
- 维瓦尔第歌剧咏叹调《受伤的新娘》艺术特征及演唱比较.pdf
- 沃尔夫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分析——以《米开朗基罗诗篇》等六首作品为例.pdf
- 小提琴曲《瑞丽江边》艺术风格及演奏技巧分析.pdf
- 肖邦波兰舞曲的艺术价值——以《a大调波兰舞曲》0p40.no1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