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湖南师大附中对外开放周名特优示范课.pptx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湖南师大附中对外开放周名特优示范课.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事1: 王徽之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 冲问:“卿署何曹?” 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管几马?” 答曰:“不知马,何由知数!” 又问:“马比死多少?” 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商鞅;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一、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宝《唐摭言》 材料三 “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令人赞赏的方法。科举制度后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中;二、中央官制;故事2: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18岁以下身强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文件到了门下省,魏徵不同意,退回中书,皇帝再次圈阅,中书省再发,魏徵还是坚持己见。太宗很不高兴,召集政事堂会议,魏徵申述理由,以竭泽而渔比喻政策不留余地的弊端,太宗认为有道理,居然收回成命。当时魏徵不过是门下省的给事中,五品官。 (1)五品官的魏徵为什么能对皇帝的敕令说不? (2)三省六部制是如何运作的?;中书省 草拟诏令;中书省 草拟诏令;;二、中央官制;赋;三、赋税制度;三、赋税制度;(武德二年)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 材料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1)唐朝租庸调制为何会被两税法取代? 唐玄宗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出现财政困难。;;本课小结;感谢倾听! 多谢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