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笺解》阅读札记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律疏议〉笺解》阅读札记 张艺凝;刘传鸿 【摘要】 《〈唐律疏议〉笺解》存在标点、注释及文字校勘等方面的问题:标点错 误,主要是标点误断,标点用错,缺标点等;校勘问题,主要有乱用繁体,形误,脱字;注释问 题,主要是对期月意义的理解有误. 【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40)004 【总页数】4 页(P102-105) 【关键词】唐律疏议笺释;标点;校勘;注释 【作者】张艺凝;刘传鸿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3 刘俊文先生的《〈唐律疏议〉笺解》[1]一书以其 1983 年出版的《唐律疏议》[2] 点校本为基础,对唐代律令及其施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整理考证,是目前学界研究 中国中古法制史的一部必备参考书,为海内外学者广泛称引。该书 1996 年出版后, 有学者针对其中的错讹专门撰文讨论 [3-4] ,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中华书局于 2015 年重印了该书,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重印本中仍存在一些标点、注释 及文字校勘问题,在此不揣浅陋,罗列成文,以就正于方家。 (1 )乐,谓击钟、鼓,奏丝、竹、匏、磬、埙、箎,歌舞,散乐之类。(卷一 《名例》,63 页①) 笺释[五六] 按散乐即古之百戏,今之杂技。《唐会要》卷三三《散乐》:“散 乐,历代有之,其名不一,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谓之百戏。跳铃、掷剑、 透梯、戏绳、缘竿、弄抌珠,大面拨、头窟礧子及幻技;……”(80 页) 按:大面、拨头、窟礧子为三种歌舞戏,此处标点误断。《旧唐书·音乐志二》: “歌舞戏,有大面、拨 ①此页码为此句在《〈唐律疏议〉笺解》中的页码,下同。另本文所引原文为竖行 繁体 ,并加有专名符号 ,我们在引用时 ,除非必要,一律改作简体横排 ,诸如书名 号等标点符号也做了相应调整。头、踏摇娘、窟礧子等戏。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 坊于禁中以处之。”(“礧”与 “”同 )其下分别加以介绍 :“代面出于北齐。北 齐兰陵王长恭 ,才武而面美 ,常着假面以对敖。尝击周师金墉城下 ,勇冠三军 ,齐 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 ,谓之《兰陵王入阵曲》。”“拨头出西域。 胡人为猛兽所噬 ,其主求兽杀之,为此舞以像之。”“窟礧子,亦云魁礧子,作偶 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喜会。齐后主纬尤所好。高丽国亦有 之。” 上文中的 “代面”即“大面”,唐崔令钦 《教坊记》有相似介绍 :“大面,出北齐 兰陵王长恭 ,性胆勇而貌若妇人 ,自嫌不足以威敌 ,乃刻木为假面,临阵着之,因 为此戏,亦入歌曲。” “拨头”又名“钵头”,《文献通考·乐二十》:“拨头,出西域 ,胡人为猛兽所 噬 ,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也。”《乐府杂录·鼓架部》:“钵头,昔有人父 为虎所伤 ,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 ,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 ,面作啼 ,盖遭 丧之状也。” “窟子”即今之傀儡戏,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下:“窟礧子亦云魁礧子,作偶人 以嬉戏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亦有之。 见《旧唐·音乐志》。今字作‘傀儡子’。” (2 )【疏】议曰:义取内睦九族,外葉万邦,布雨露之恩,笃亲亲之理,故曰 “义新”。(卷一《名例》,104 页) 按:“外葉万邦”之“葉”当作“叶”,“叶”在现代为“葉”之简体字,但在古 代读作 xié,与“协”同,“叶”“葉”二字音义均不相同。刘文笺释[七]已经 体现出此处当作“叶”(106 页):“按此义见《尚书·尧典》:‘以亲九族,九 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注云:‘协,一作 叶。’”我们查阅了 1983 年中华书局本《唐律疏议》,正作“叶”。此处当为疏 误所致。 (3 )其犯除免者 ,罪虽轻 ,从 《例》除、免。(卷三 《名例》,243 页) 按:句中 “例”指法则、规则 ,并非书名或法律篇章名,不当加书名号。此句下 “【疏】议”中有多处相应的 “例”,校者均未加书名号 :“假有五品以上职事及 带勋官 ,于监临内盗绢一疋 ,本坐合杖八十 ,仍须准例除名 ;或受财六疋一尺而不 枉法 ,本坐徒一年半 ,亦准例免官;或奸监临内婢 ,合杖九十 ,亦准例免所居官。” 《唐律疏议》中 “从例”“准例”用例很多 ,“例”均不特表书名。 (4 )其水程 ,江、河、余水沿泝 ,程各不同。(卷三 《名例》,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