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南道盘索里的形成与形成
“赞美诗”是朝鲜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其基础表演形式包括“一张专辑,一张鼓的伴奏”。17世纪产生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全罗道 (现辖属韩国) , 19世纪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20世纪初逐渐衰落, 20世纪60年代开始转入其复兴阶段。2003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盘索里”随朝鲜移民传入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一种曲艺形式。现在, 主要流传于韩国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随着时空的流转, “盘索里”在中、韩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 在概念界定、传承方式、演唱方法、音声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了诸多差异。
在实地考察中笔者发现, 延边局内持有者将“盘索里”约定俗成地分为“南道盘索里”和“西道盘索里”两个类别, 但是笔者未能在中、韩的相关文献中找到如此的分类, 2008年6月在福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分会的会议中, 笔者的会议论文有幸得到韩国民族音乐学家权五圣的点评, 在交流过程中, 他告诉笔者“西道盘索里”与韩国“盘索里”并非同宗, 而是朝鲜半岛北部的一种说唱形式, 而“南道盘索里”才是正宗。以权教授的观点为参照, 结合实地考察中局内学者和表演者的解释———“南道”、“西道”是地理上的界定, 局内人将从朝鲜半岛南部传入的音乐形式划为“南道”的类别, 而将从朝鲜半岛西部、北部传入的音乐划为“西道”的类别, 由此解开了这一谜团。虽然延边“南道盘索里”与韩国“盘索里”本系同宗, 但是现已形成了独特的延边“地方性”风格特征。本文将通过对调、旋律、长短、伴奏等四个方面, 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整体化分析, 对延边“南道盘索里”的音乐特征与内部逻辑进行解读。
一、 南道盘索里”音乐结构的内部逻辑
无论是从“盘索里”的整体结构安排, 还是其内部调的布局、旋律音程的构成, 都与情绪的表达有着紧密的联系, 也可以说, 音乐的结构是为展现情绪、宣泄情感服务的。在“盘索里”音乐中, 通过调的布局、长短的变化、旋律音程的构成等微观音乐结构, 生动的刻画着人物性格、展现故事情节与情景转换, 进而构成“盘索里”整体结构的内在逻辑。
历史上共流传有十二部“盘索里”作品, 但由于受喜爱程度的不同, 流传至今完整的“盘索里”作品只有五部, 即《春香传》、《沈清传》、《兴甫歌》、《水宫歌》、《赤壁歌》。然而, 流传至延边地区的“盘索里”并不完整, 均是这五部“盘索里”作品的片段, 如此一来, 研究者很难从中得出一个关于“盘索里”音乐特征的整体的、客观的结果。因此, 笔者选择了从微观片段着手, 将每一个片段的音乐数据综合分析, 以音乐数据来解释“南道盘索里”音乐结构的内部逻辑。
为了更加客观的展现“南道盘索里”的音乐特征, 笔者选择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吉林卷》中的33首“盘索里”片段, 并将每一首音乐 (1) 与记谱对照、校正, 然后对每一片段的调、长短模式、特色音程、骨架音程、特殊音程、微分音位置、退声位置、弄音位置、音域、小节数等十项音乐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最终将这些数据进行整体量化分析, 通过音乐数据分析, 以表格与图式的形式来呈现“南道盘索里”音乐的基本形态, 从而解释何为“南道盘索里”。
二、 分析“南曲流”音乐的内部结构
(一) 民族音乐文献五声调式二阶结构
中国朝鲜族音乐与朝鲜半岛音乐一脉相承, 虽然以五声调式音阶为其音乐基础, 但却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体系有很大不同。根据朝鲜半岛和中国朝鲜族音乐文献, 其五声调式音阶可分为平调和界面调两大类。平调类中包括:平调、上平调 (俗称羽调) 。界面调类包括:界面调、下界面调、平界面调。与西方音乐中所谓的调式 (mode和key) 的概念有所不同, “盘索里”的调 (Jo) 不仅涉及调式结构等功能意义, 同时, 调的布局与其发声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对调的选择与运用, 表演者可通过嗓音对相应情境中的声音、感觉和情绪予以表达。
1. 声乐作品的调性安排
“盘索里”的调 (Jo) 所表达的含义远远超过了我们所熟知的西方音乐中的通用mode和key, 它涉及了完整的旋律形象。因此, 一首“盘索里”曲目的Jo不是用key来划分, 而是根据该曲目所传递的情绪来划分。在“盘索里”音乐中, 最重要、最常用的调有三种, 即界面调、羽调、平调。通常情况下, 界面调用来表现悲伤的情绪, 平调用来表现明朗、平和的情绪, 而羽调则表现庄严、壮丽等。除了这几种调式, 还存在一些其他调式, 它们都分别传递着不同的情感与情绪。
(1) 界面调的特性
界面调, 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sol五声音阶, 其中, Ⅰ级和Ⅱ级之间是小三度, 主音和其他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音程和小音程, 因此, 界面调具有柔和、含蓄的特征。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