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12/6 循证指南更新: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其他辅助治疗预防成人发作性偏头痛华驾略、蒋仙国、季伟华,等(摘译)(发布时间:2012-06)
循证指南更新: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其他辅助治疗预防成人发作性偏头痛
华驾略、蒋仙国、季伟华,等(摘译)(发布时间:2012-06)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38%的偏头痛患者需要接受预防性治疗,但实际使用率仅3%~13%[1]。自2000年美国神经病学会(AAN)发布了偏头痛预防治疗指南[2,3]后,又有了新的偏头痛预防治疗疗
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发表。本指南旨在对新的临床证据进行评估并回答如下临床问题:对偏头痛患者,哪些抗炎或辅助治疗对预防有效,能够降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头痛天数或严重程度?本
文主要讨论 组胺/抗 组胺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止痛剂、数种草药、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作用及安全性。同时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主要讨论标准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4]。
分析步骤
AAN与美国头痛协会共同参与了步骤的制定。负责文献回顾的专家组成员包括了头痛及方法学的专家。对MEDLINE、Psyc-INFO及CINAHL数据库进行了搜索,使用Mesh主题词为headache,限
定为1999年6月~2007年5月间以英文发表的在成人中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对2007年6月~2009年5月发表的研究进行了额外的MEDLINE搜索。纳入本次分析的包括NSAIDs及在美国境内存在的
辅助治疗药物,试验必须符合随机化分配原则、存在对照(包括安慰剂)治疗及在结果分析中使用盲法。至少2名专家对每项研究独立评价,并按照AAN治疗证据的分级方案进行分级,评价意见不一
致时则由专家组讨论决定。原始搜索发现了179篇文章,额外搜索发现另外105篇。共284篇文章中,15篇归为Ⅰ级或Ⅱ级证据,与NSAIDs及辅助治疗有关,本文予以评价。所评价的临床试验仅
限于评估NSAIDs及辅助治疗对成人发作性偏头痛的预防作用,不含慢性偏头痛、难治性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儿童或青少年偏头痛,也不含以生活质量、残疾评估或非标准化预后作为疗效终点的
研究。自2000年后,AAN修改了证据分级标准,研究完成率成为指标之一,完成率不足80%的研究会降级。
自首次指南发表后,我们未发现有关 非诺洛芬、 布洛芬、 酮洛芬、 萘普生、 萘普生钠及吲哚美辛的新的Ⅰ级或Ⅱ级研究发表,故对之推荐仍基于首次指南中所使用的证据(见表
1)。以下是有关NSAIDs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预防疗效的Ⅰ级或Ⅱ级证据的总结。这些药物相比安慰剂或其他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在疗效评估的范围内,但会提及总体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此外,从临床试验的结果中所总结的药物疗效会受到试验设计的影响,试验时间(8周或6月)、药物剂量(小或大剂量)、服药方法及加量方法等均会影响疗效及证据的质量。
组胺/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在2000年的指南中,无有关 组胺、抗 组胺药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偏头痛预防治疗的研究,此后才进行了数项有关 组胺、 赛庚啶及孟鲁司特的研究。
组胺 3项Ⅱ级单中心研究(均来自同一中心)显示了 组胺对偏头痛预防的疗效[5-7]。与安慰剂相比,N-α-甲基 组胺(1~10ng,2次/周)皮下注射可较基线减少头痛的发作频率[5]。 组
胺组的头痛频率由3.8降至4周时的0.5,安慰剂组由3.6降至2.9(P>0.0001)。在治疗的12周时间内,无论偏头痛频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组胺组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001)。唯一报
道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一过性瘙痒,但未达显著性。
第2项研究中, 组胺在降低发作频率方面与丙戊酸钠相当,在减少头痛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方面优于丙戊酸钠[6]。与基线相比,丙戊酸钠500mg/d及 组胺(1~10ng,2次/周)皮下注射均能
在8周时即能降低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P>0.05)。 组胺组无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而37%的丙戊酸钠组患者出现恶心、34%出现震颤、24%出现体重增加、12%出现脱发。
第3项研究将 组胺与托吡酯进行偏头痛预防疗效的比较。使用托吡酯100mg/d或甲基 组胺(1~10ng,2次/周,皮下注射),两者皆能较基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操作系统(慕课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4年油气田开发真题.doc
- 超星网课《逻辑学导论》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doc VIP
- 2024年款 上汽通用别克 昂科威Plus 车主手册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VIP
-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025高考物理复习热点题型讲义.pdf VIP
- 云南省小粒咖啡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docx VIP
- !24J306图集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pdf VIP
- 初中数学经典题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