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4血液循环.pptVIP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全身性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β1受体)心率↑,收缩力↑,心排出量↑(强心药)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血管收缩,血压↑(升压药) 二、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较 项目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来源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 节后神经纤维末梢 比例 约80% 约20% 受体 α、β1、β2受体 α、β1受体 对心肌作用 与β1受体结合,正性作用(强) 与β1受体结合,正性作用(弱) 对血管作用 与α受体结合,收缩血管; 与β2受体结合,舒张血管 与α受体结合(主要),收缩血管 生理效应 强心 升血压 血压↓↓,肾血流量↓↓ ,肾素↑↑,血管紧张素↑↑ ,血压↑。(肾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局部性舒血管物质: 1.组织代谢产物:CO2、乳酸、H+和腺苷等。 2.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血浆及腺体(汗腺、唾液腺、胰腺)有激肽释放酶,可将激肽原转化为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 3.前列腺素:调节局部血流量。 4.组胺:参与过敏反应。 (二)局部性体液调节 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惊恐时心跳加快加强; 愤怒、激动时血压升高; 羞愧时面部血管扩张,脸红。 压力大,精神紧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三、 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病因: 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增高,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 高脂饮食: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高盐饮食:水钠储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预防:心理调适,良好的饮食(低盐、低脂饮食)、生活(戒烟、限酒,适当锻炼)习惯。 WHO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 搏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当外周阻力及心率不变时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搏出量 ↓ ↑ ↓ ↓ ↓↓ ↑ ↑ ↑↑ 搏 出 量 脉压 舒张压 收缩压 当外周阻力及每搏排出量不变时,血压与心率成正变关系。 每分排出量=搏出量*心率 心率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心率 ↑ ↑ ↑↑ ↓ ↓ ↓ ↓↓ ↑ 搏出量及心率不变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如某人血压为130/100mmHg 外周阻力 ↓ ↑ ↑ ↓↓ ↓ ↓ ↑↑ ↑ 外周阻力 脉压 舒张压 收缩压 大动脉弹性↓→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 ( ↑ ) 原因:动脉硬化 大动脉弹性↓→收缩压↑, 舒张压 ↓ 小动脉和微动脉硬化→外周阻力↑ →舒张压↑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相适应,使血管保持一定的充盈度,维持正常血压。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循环血量 血管容积 失血、腹泻、脱水 BP↓ ↓ 循环血量 血管容积 过敏、中毒 BP↓ ↑ 动脉脉搏:在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变化引起的动脉管壁节律性波动,简称脉搏。 在体表可触及浅动脉:_______。 检查脉搏时一般选择桡动脉。 脉搏可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状态,如心率、心律失常和动脉硬化等。 (二)动脉脉搏 正常脉搏图 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功能: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 三、微循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一)微循环的组成 通血毛细血管 后微动脉 微动脉→微静脉 1.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物质交换,营养通路 2.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使一部分血液迅速返回静脉,以保证静脉回心血量 3.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体温调节 高温→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散热↑ 低温→动-静脉吻合支关闭→皮肤血流↓→散热↓ (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组织液: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部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即成为淋巴 淋巴在淋巴系统内流动称为淋巴循环 四、 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循环 组织液?毛细血管壁?血浆 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组织液生成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 90% 10%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1.毛细血管血压(炎症、静脉淤血、心衰) 2.血浆胶体渗透压(低蛋白血症,肝性水肿、肾性水肿) 3.淋巴回流(丝虫病、肿瘤压迫) 4

文档评论(0)

爱分享的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