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类意境创造中,作者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 如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水鸭傍母而眠。 从景物中一股融融春意扑面袭来,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涌出。 虽一无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正是中国诗学追求的最高最难的境界。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 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陆游《示儿》。(人景:侧重人物形象的景)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 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 这个在中国的古诗词里很多,我们熟悉的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等。 2、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意境的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 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 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虚境不能凭空而生,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而来。总之实境是基础,虚境是灵魂,二者是有机的,共存于文学意境之中。 3、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 “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兴味”等多种别名。 司空图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 4、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身的美。 意境作为一个诗意的空间,不是空旷无物,更不是一片死寂的静土,而是一个充满了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空间。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表诚挚之情,王国维认为诗人只有表达了最诚挚的情感才能表现生命的律动,才算有境界。 ?第二,状飞动之趣,不仅要表现动的景物,就是静的事物也要化静为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好喜欢坐。) ?第三,传万物之灵趣,传达出事物被作家主观情感浸染的生命异彩和神韵,“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 四,意境的分类: 1、刘熙载分类法: ?第一,花鸟缠绵:指一种明丽鲜艳的美; ?第二,云雷奋发:指一种热烈崇高的美; ?第三,弦泉幽咽:指一种悲凉凄清的美; ?第四,雪月空明:指一种和平静默的美。 2、王国维的分类法: ?有我之境: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所描写的景物鲜明地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如杜甫《春望》 ?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四节 文学象征意象 一、意象的四种含义:(识记4) 1、心理意象:即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象,通译为“表象”,指在知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常人的) 2、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在文学创作中则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象,即“胸中之竹”。(创作中的作家的) 3、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基本上相当于“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这个概念,简称形象。(作品中的) 4、观念意象:即“表意之象”,这是意象的古义,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其高级形态是象征意象或叫“审美意象”。 ?王充、叶夑、康德的论述。 二、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 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法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那又什么是象征呢?在文学作品中,用感性观照的艺术形象来暗示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这种写法叫象征,是创造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段。(领会6,识记4) 1、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 作为表意之象,其表达的意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的观念或思考。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寺壁》。用形象表达哲理,这就使它和以再现生活为目的的典型、以抒情为目的的意境不同,成为一种范式。 2、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诗中的形象通过象征表达某种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