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曲池、上巨虚、天枢及大肠俞对空肠和远端结肠运动的调节作用.docxVIP

针刺曲池、上巨虚、天枢及大肠俞对空肠和远端结肠运动的调节作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曲池、上巨虚、天枢及大肠俞对空肠和远端结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针灸是针灸治疗的最小单位,是针灸组的基础。现在,针灸和莫哈布西翁的治疗主要以组针的形式出现。穴位组合只有增效的协同作用才能提高临床的疗效,而无效或减效的拮抗作用,不但影响临床疗效,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交感神经兴奋对胃肠运动产生抑制作用,而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加强胃肠的运动。当针刺腹部的穴位时激活了胃肠的交感神经从而发挥对胃肠运动的抑制,而针刺四肢的穴位则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产生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我们提出,腧穴与相同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器官在交感神经控制下组成一个相对紧密联系的功能性结构单元-功能性单元;腧穴与异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经穴形成一个可能通过副交感神经通路发挥与功能性单元相悖效应的功能性集元;单元经穴和集元经穴共同构建躯体传入信息调整和平衡内脏功能的稳态系统。根据这一理论,观察针刺单元穴和集元穴对肠运动的作用,结合临床上治疗胃肠病常用腧穴,选取大肠经的合穴曲池、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胃经的募穴天枢、背俞穴大肠俞。生理状态下针刺腧穴的作用可能是病理状态的基础,以空肠和远端结肠的运动为切入点,研究针刺上述腧穴对空肠和远端结肠运动固有的生物学效应,在明确它们作用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这些穴位的配伍特征,探讨不同穴位配伍存在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从而得出协同作用的穴位组方,避免拮抗作用穴位组合,为临床组穴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试验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设备和用品 1.2 实验方法 1.2.1 激励药物的设置 1)水囊的制作:将安全套套在PE管上,用线缠绕安全套的下端,制作直径约为0.5cm、长度约为0.6 cm的水囊,将囊内充满纯净水,排空囊和导管的气体,导管通过医用三通阀与胃肠运动换能器相连。2)仪器的设置:Chart记录系统参数设置:采样频率为1 kHz,桥式放大通道低通滤波10Hz,数字滤波低通1Hz。实验前将胃肠换能器中充满纯净水,医用三通阀开到通大气状态,设备调零。3)动物麻醉:10%乌拉坦溶液,1~1.2 g/kg,腹腔麻醉。用有齿镊子给下肢疼痛刺激,无疼痛反射,同时角膜反射存在,行针过程中,若出现下肢收缩,适量补充麻醉。实验过程中大鼠的体温维持到39℃左右。 1.2.2 大鼠肠道水囊防治压病组穴 1)水囊放置。a.空肠水囊放置:大鼠仰卧,腹正中线切口,在幽门下20 cm的空肠处,做一与血管走向平行的小口,将水囊放到切口上游约1.5 cm处,将切口用缝合线做荷包缝合,水囊放置完,缝合腹正中线切口。b.远端结肠水囊放置:从肛门插入水囊,深度达到肛门上5~6 cm,用医用胶布将PE管固定到尾巴上。2)压力调节:将约0.1 m L的纯净水注入空肠内的水囊,至水囊内的基础压力为100cm H2O,结肠内水囊的压力调节同空肠。水囊压力调整后,大鼠休整30~60 min,以肠运动信号平稳为度。3)针刺操作:曲池穴(LI11)定位于桡骨近端肘关节外侧前方的凹陷处,直刺4 mm;天枢穴(ST25)定位于相当于脐中旁开5 mm,直刺5mm;上臣虚(ST37)定位于大鼠后肢足三里向下约5 mm处,直刺5 mm;大肠俞(BL25)定位于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mm,直刺4 mm。组穴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曲池+大肠俞、曲池+天枢、大肠俞+上巨虚、天枢+上巨虚。大鼠取右侧卧位,取左侧的穴位,穴区备毛,用记号笔标记腧穴的位置,将针灸针刺入腧穴内。手动行针,平补平泻捻转行针60 s,频率约2 Hz。组穴采取双手行针。随机选取上述单穴和组穴,当前一次行针刺效应消失肠运动恢复到针前值时,再进行其他穴位或组穴的针刺。 2 针刺前60s肠运动基础值的计算 对肠运动分析的指标为收缩波的频率(次/min)和收缩波的平均波幅(cm H2O);运用Chart7软件将图形转化为数据。针刺前60 s肠运动的基础值设为100,将针刺后60s的值与针刺基础值相比,即针后值=(针后数值÷针前数值)×100%。使用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 3 结果 实验中16只大鼠同步记录到空肠和远端结肠的运动,针刺上述单穴及其组穴的作用结果如下。 3.1 针灸和艾灸可以调节空肠运动 3.1.1 针刺曲池、上巨虚、及肚子认知系统对空肠运动波幅的影响 与针刺前的基础值相比,针刺上巨虚使空肠运动的波幅增加到(121.81±6.08)%(P=0.003)。针刺曲池使空肠波幅增加到基础值的(109.66±3.31)%(P=0.011;n=16,如图1所示,下同)。针刺天枢使空肠运动的波幅降低到基础值的(59.34±6.84)%(P=0.000)。针刺大肠俞对空肠运动的波幅(P=0.817)没有明显改变。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