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中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表现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环境保护主要集中在城市环境和工业环境的环境上。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环境保护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水体污染严重、清洁水源稀缺、土壤质量下降、人居环境恶化、生态遭到破坏等方面。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2 水质性洪水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 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农村水环境包括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及地下水等。
2.1 河流、湿地、水库水质
根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七大水系的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 水质总体状况为轻度污染。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7.3%, 24.3%和18.4%。其中, 珠江、长江水质良好, 海河污染最重。26个国控重点湖泊 (水库) 中, 满足Ⅱ类水质的1个, Ⅲ类的5个, Ⅳ类的6个, Ⅴ类的5个, 劣Ⅴ类的9个, 劣Ⅴ类水质占了总体的34.6%。9个重点国控大型淡水湖泊和监测的9座大型水库中, 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均占了4个。
2.2 水处理项目适用监测井的类型
我国地下水开采量近30年来以每年25亿m3的速度递增, 地下水的供给量占到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其中北方缺水地区占了52%, 华北和西北城市供水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2%和66%。在农村地区, 地下水为主要的饮用水源。
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公布的信息, 对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和广东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641眼井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 水质适用于各种使用用途的Ⅰ~Ⅱ类监测井仅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2.3%, 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3.9%, 适合除饮用外其他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总数的73.8%。另外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在全国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的199.6万km2的面积中, Ⅰ类和Ⅱ类水质仅占总评价面积的4.98%, Ⅲ类占35.53%, Ⅳ和Ⅴ类占了59.49%。
2.3 调查问卷的结果
我国水源污染问题严重, 据统计, 我国7亿人饮用水源不合格, 1.6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源, 大肠杆菌超标率达86%。
2009年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估工作。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共有2.5万多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服务于2.2万个乡镇, 供水人口超过2亿。其中地下水型、河流型和湖库型水源分别占57%, 28%和15%, 地下水水源超过半数。按照服务人口、区域特征等原则, 筛选了服务于6 200万人口的3 737个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深入调查。结果表明, 南方地区水质好于北方, 西部地区好于东部。水质状况从好到差依次为湖库型、河流型和地下水型。从流域来看, 浙闽区河流和西南诸河流域水质状况较好;珠江、西北诸河、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次之;淮河和海河流域较差;松花江流域水质状况最差。
3 农村水环境的成因分析
3.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资料,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t。而据2005年建设部对全国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 96%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农村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 但农村污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却越来越大。农村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 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环境, 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水体质量。
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 全国农村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为0.86 kg, 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占36.72%, 收集堆放占63.28%。收集堆放的垃圾中进行填埋占57.03%, 焚烧占14.26%, 高温堆肥占13.88%, 直接再利用占14.83%。堆放的垃圾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 垃圾渗透液流入地表径流, 或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3.2 猪—畜禽养殖业
近年来禽畜养殖业发展迅猛, 养殖量增加的同时, 禽畜粪便排放量也急剧增多, 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2007年我国主要牲畜出栏量牛是4 359.5万头, 猪是56 508.3万头, 羊是25 570.7万只, 家禽是958 000万只, 比1999年分别增长了15%, 13%, 36%和29%。存栏量牛是10594.8万头, 猪是43989.5万头, 羊是28 564.7万只, 家禽是502 000万只。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排泄系数计算, 2007年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为189 677.3万t, 污染物BOD为3 277.3万t, CO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