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殖光唇鱼小瓜虫病的防治对策.docxVIP

流水养殖光唇鱼小瓜虫病的防治对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水养殖光唇鱼小瓜虫病的防治对策 甘成叙;林衍峰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5(000)012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甘成叙;林衍峰 【作者单位】安徽休宁县水产站245400;安徽休宁县水产站245400 【正文语种】中文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广泛分布在南方山区溪流中,肉质鲜美,一直 是产地重要的捕捞对象,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光唇鱼的人 工驯养繁殖已取得重要突破,成为皖南和浙西北山区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光唇鱼 生长适宜水温为15 ~25°C,最高忍受温度28 ~30°C,在高密度流水或网箱养殖 条件下,极易暴发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等寄生虫病。车轮虫、指环虫对药物比 较敏感,易于防治;小瓜虫病起病隐匿,感染初期无任何征兆,但发展迅速,往往 在两三天内大规模发作。小瓜虫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C,与光唇鱼生长温度一 致,每年春夏秋季节常有流域性大暴发,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严重制约了光唇 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从2011年开始在安徽省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进 行试验,经过5年连续试验和改进,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关键措施包括水源净 化、养殖场布局、鱼池设计、苗种检疫、尾水处理等环节。 水源物理净化以河流、水库、湖泊为养殖水源的,通过净化处理可以有效阻止病 原体进入养殖场。水源进水经过粗滤、沉淀、砂滤、紫外线消毒后,再引入养殖池。 粗滤采用5 ~ 1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速度小于1厘米/秒、过滤压差大于1千帕时 需及时反冲洗。粗滤的主要作用是截留枯枝落叶、鱼虾及较大漂浮物。沉淀池的作 用是分离水源中泥沙和絮凝物质,平流式沉淀池水流速度小于2厘米/秒,水平管 式沉淀池水流速度小于1.5厘米/秒。砂滤使用粒径0.5 ~ 1.2毫米石英砂滤料,过 滤速度小于0.3厘米/秒,对细菌的去除率大于80%,可有效去除水中10微米以 上的颗粒物。淡水小瓜虫幼虫期大小为(33~44)微米x(19~31)微米,成虫期大小 为(350~800)微米 x(200~400)微米,孢囊大小为(329~980)微米 x(276~722) 微米,因此通过砂滤基本能除去水体中的小瓜虫。为了防止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原 因造成小瓜虫等病原体外流,利用小瓜虫对紫外线敏感的特性,用波长254纳米、 强度大于100毫瓦/厘米2?秒的紫外线照射经过砂滤的水体,可以杀灭水体中的病 毒、残存的细菌、小瓜虫和其他寄生虫。 养殖场布局养殖场地势有落差的,从高到低按水源处理区、孵化区、鱼苗鱼种培 育区、亲鱼培育区、成鱼养殖区、尾水处理区分布;没有地形落差的,按上述顺序 分块布局。每个鱼池应有独立的进排水管渠,水源不得串联使用,排水系统的设计 应能避免养殖尾水直接返回到鱼池中。 鱼池设计鱼池内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水流无死角,排水排污顺畅,池内无粪便 残饵剩留。鱼池形状为圆形、正八边形、正六边形、切角正方形,池底呈锅底状, 水深0.5 ~1.2米,面积1~12米2。进水与池壁呈逆时针切线方向进入,出水排 污口设在池底正中央,在最高水位线处设有溢流口。出水口和溢流口设有拦鱼栅, 出水口拦鱼栅面积不小于鱼池面积的3%,溢流口拦鱼栅面积不小于鱼池面积的 0.5%。 鱼池上方搭建棚架,种植猕猴桃、木通、葡萄、南瓜、丝瓜等藤蔓类蔬果作物,可 以防止鸟类将寄生虫带入鱼池和侵袭鱼群。 尾水处理鱼池排水集中到沉淀池,鱼粪残饵沉至池底,表层清水流至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池底铺一层15-20厘米砂砾,水深0.1~1.5米,深水区域栽种金鱼藻、 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浅水区域栽种石菖蒲、蕹菜、水芹等挺 水植物,池水中放养黑螺、河虾、溪蟹等底栖水生动物。鱼池排水中携带的有机碎 屑被底栖水生动物吞食,氨氮等可溶性有机污染物通过细菌硝化作用分解成硝酸盐、 离子氨等无机营养盐,再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小瓜虫病原体在没有宿主的水体中 很快失去感染性,因此生物滤池中不能放养鱼类,防止病原体随水排放到下游水体 中。在生物滤池面积大于鱼池总面积50%的情况下,滤池排水经跌水复氧或人工 增氧后,可以循环使用。 苗种检疫引进鱼苗、亲鱼必须在产地严格检疫,检疫抽样不能少于SC/T 3016 《水产品抽样方法》规定的数量。长途运输途中需要换水的,不能使用江河湖库等 天然水体作为水源,只能用经工厂处理过的自来水,以防遭受病原污染。到达养殖 地后,需要认真细致再次检疫,确认无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感染,并 使用药浴消毒后才能投放到鱼池中。亲鱼可使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或1毫克/ 升浓度的聚维酮碘浸泡5分钟,鱼苗对食盐水极为敏感,只能使用1毫克/升浓度 聚维酮碘浸泡5分钟。 养殖管理定时检查和清洁水源过滤设备,捞取尾水沉淀池

文档评论(0)

ld555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鹏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