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636-2019四川黄栌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VIP

DB51T 2636-2019四川黄栌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cs 65.020.40 B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36—2019 四川黄栌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12 - 17 发布 2020 - 01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种子采集与储存 1 4 选择圃地与基质 1 5 播种育苗 2 6 苗期管理 2 7 苗木出圃 2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芳兰、包维楷、刘鑫、周志琼。 5 播种育苗 四川黄栌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黄栌(Cotinus szechuanensis)种子育苗过程中的种子采集、处理及储藏、育苗基 质配置、播种育苗和苗木出圃标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四川黄栌营养袋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418-2015 苗木抽样方法 3 种子采集与储藏 3.1 种子采集和净种 3.1.1 种子采集 干旱河谷区四川黄栌采种时间为6月~7月份,当1/3的果实颜色由绿色转为黄褐色时及时选择生长旺 盛、无病虫害、 枝条健壮的植株采收种子。 3.1.2 净种 种子经手工挑选或者水选获取饱满的种子,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晾干。 3.2 贮藏 种子在常温下晾干, 装在干燥布袋中,在4oC冰箱保存。 4 选择圃地与基质 4.1 气候条件 宜在年平均气温4℃~16℃,极端最低温-7.5℃, 极端最高温33℃ , ≥10℃年积温1200℃~3400℃ , 年降雨量490㎜~910㎜的区域育苗。 4.2 育苗场地选择与整理 宜选择海拔范围在1200m~2300m,交通方便、日照充足的河谷或中山区;要求地势平缓、通风良 好、排水便利。育苗前清除杂草、石块, 平整土地,开箱起垄。 4.3 育苗基质配置 a) 育苗以黄壤、棕壤和砂壤等土壤为宜。可与林下腐殖土按照1:1的比例混合。 b) 播种前以1.5g.m-2 的用量将多菌灵均匀撒入土中灭菌杀虫。 种子催芽 首先将干种子缓慢、少量倒入装有浓度为98%硫酸的玻璃容器,以淹没种子为宜,边倒边轻轻搅拌 10min~20 min后,清水多次冲洗去除残留硫酸。然后在5oC低温条件下与湿沙混合后层积8w。在层积 期间, 每4w打开袋子补充水分和换气。 1 5.2 营养袋准备 干旱河谷区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选择规格约12cm×13cm的营养袋, 把上述4.3配制的基质装 入营养袋中,不宜过满或过浅, 以低于容器口0.3cm~0.5cm为宜, 将填充好基质的营养袋整齐紧密地置 于苗圃。 5.3 播种 30%种子露白后,取出种子点播于营养袋中,每袋3粒~5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5cm~2cm。播种后 用腐殖土或者细沙覆盖。 6 苗期管理 6.1 育苗苗圃管理 6.1.1 遮荫 播种后用遮光率约30%的遮阳网搭设高度60cm~80cm遮荫棚,遮荫棚宽度比苗床宽1m~1.25m, 出苗 40d后即可拆除。 6.1.2 浇水 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约15d~20d苗木出齐; 出苗后土壤水分量保持在 25%~30%。 6.2 中耕管理 6.2.1 除草 每个月采用手工除草1次~2次。 6.2.2 间苗定株 出苗60d进行, 间苗若遇到晴天, 以傍晚进行为佳。容器苗保留1株~2株健壮苗木, 间苗定株后浇透 水。 6.2.3 施肥 在出苗后60d开始,喷施浓度0.2%的KH2PO4水溶液,每隔15d喷施一次,连续施肥2次~3次,促进苗 木的木质化。 6.3 病虫害防治 苗木若感染立枯病,用恶霉灵1200倍~1500倍液喷洒防治;白粉病用50%硫悬浮剂500倍~800倍液 喷洒防治。蚜虫和叶蝉可采用40%辛硫磷乳油按900g hm-2用量杀灭。 6.4 断根处理 若有主根穿袋, 需定期移动营养袋, 修剪穿袋的主根。 苗木出圃 7.1 起苗 7.1.1 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起苗前参照LY/T 2418-2015进行苗木抽样监测。苗木质量要求见表1:四川黄栌苗木质量分级。3 项指标不在同一级别时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