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的政治奥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则天称帝的政治奥秘 扬州事变被镇压 唐中宗被废黜后不久,684年9 月,以徐敬业为首的几名官员,在扬州发起了反对武则天的军事政变,史称扬州事变。 徐敬业由于被降级处分,对朝廷心怀不满,于是纠合了几个同样被降级的人在扬州发动军事政变。 这场兵变是对武则天的一场考验,同时也是对天下的考验。扬州事变是反对武则天的,但却给武则天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即检视天下人和军队,尤其是后者,究竟是否反对她。 事实证明,天下人即使不是武则天的支持者,至少不是武则天的反对者。 徐敬业匆忙起兵,因为支持他们的人太少,所以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了。 虽然扬州事变诞生了名作——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但于大势无补。在镇压扬州起兵的过程中,军队听从朝廷调遣,未发生任何问题。这对武则天而言,是更重要的证明——军队不是反对她的。 武则天首先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讨伐徐敬业。接战之后,胜败难免,李孝逸曾经按兵不动,殿中侍御史魏元忠积极劝说,把天下安危与个人安危同时并举,立刻说服了李孝逸快速出兵。 李孝逸也好,魏元忠也好,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怀疑武则天,皆以武则天代表朝廷,直指徐敬业是天下太平的破坏者。其实,天下人心以及军队领袖是否支持武则天称帝,显然是无从说起的。但是在扬州事变过程中,武则天的朝廷代表安定则是受到支持的普遍因素。 军队在扬州事变中接受了考验,武则天与军队的关系也经受住了考验。虽然武则天确实临朝称制掌控了朝廷,但是毕竟有皇帝睿宗在,即使他确实没有权力,即使皇帝处在太后的掌握中。天下人心为什么会对此有干预的兴趣呢?太后政治,历史上并不鲜见,平时就与政治无关的天下人,自然没有心思去管朝廷的这种权力故事。 武则天画像 杀一儆百,确保今后的统治 但在扬州事变发生的过程中,武则天与宰相裴炎的关系忽然发生危机。最终的结果,武则天把裴炎打成谋反者,并在洛阳斩于都亭。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但是他对于武则天长期亲政显然颇有不满,或者他已经从武则天的言行中嗅出了某些问题。扬州事变之前,武承嗣(武则天的侄子)请求太后追封武氏祖先,设立武氏七庙,武则天竟然允许。裴炎不同意,谏曰:“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显然,裴炎感觉到武则天有吕后之谋。但是,他阻挡不了武则天。 扬州事变发生后,裴炎的外甥薛仲璋参与其中。但是,对于平定扬州事变,裴炎态度消极。武则天问计于裴炎,裴炎的回答是:“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竖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矣。”平定扬州事变,裴炎的看法是只要太后还政于帝,事变自然平息。这个看法看上去跟徐敬业的说法很有联系性。这之后,武则天决定除掉裴炎。就维护自身的最高权力而言,显然具有必然性。 裴炎是否存在谋反问题,朝中大臣有的积极表态,有的消极表态,政治站队再次发生。证明裴炎不反的人,就是裴炎的人;证明裴炎谋反的人,就是太后的人。当初,一起参加废黜中宗的大将军程务挺正在前线,听说裴炎下狱,立刻上表为裴炎说情,结果武则天派人赴军中斩杀程务挺。《资治通鉴》(本刊有售。全6 册。原价1580 元,现价268 元)有记载,突厥人听说程务挺死了特别高兴,因为武则天帮他们除掉了一个厉害的对手。 此后,根据《唐统纪》的记载,太后召群臣谓曰:“朕事先帝二十余年,忧天下至矣!公卿富贵,皆朕与之;天下安乐,皆朕长养之。及先帝弃群臣,以天下托顾于朕!卿辈有受遗老臣,倔强难制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过徐敬业者乎?有握兵宿将,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于朕,朕能戮之。卿等有能过此三者,当即为之;不然,须革心事朕,无为天下笑。”群臣顿首,不敢仰视,曰:“为太后所使。” 对于这段文字,司马光的说法是“恐武后不至轻浅如此”。武则天所言,还是很有道理的,裴炎、徐敬业和程务挺三人,确实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在杀戮之后,武则天当然希望达到震慑效果,只有杀一儆百,才能确保今后的统治。 至此,武则天的最高权力已经获得全面证明,而这才是武则天称帝的真正条件。在古代,拥有最高权力永远是政治的核心,至于什么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并不是最让人关心的。 唯强是从,强权即真理 传统政治中,领袖人物是政治的关键。武则天所重视的裴炎等三人,她称之为人望。在高宗去世之后,具有领袖地位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出将入相的刘仁轨。 武则天对刘仁轨的重视很明显。废黜中宗之后,武则天立刻发令,让刘仁轨离开政治中心洛阳,派他担任西京留守,这是担心刘仁轨在洛阳对自己不利。刘仁轨似乎也感觉到了问题,所以他给武则天写信,专门讲了吕后的故事,“以申规戒”。武则天获信十分重视,不仅亲自写了回信,说吕后遗臭万年,自己绝对不会步其后尘,并且派自己的侄子亲自送信到西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刘仁轨这样的朝中老臣,是武则天很小心提防的。 等到裴炎谋反案件出来以后,武则天派使者姜嗣宗到长安。刘仁轨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