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12/6 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郎海燕、陈信义、杨文华(发布时间:2018-04)
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
郎海燕、陈信义、杨文华(发布时间:2018-04)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根据机体缺铁的程度,可分贮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与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三期。缺铁性贫血属全世界发病
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以孕妇和儿童为高发人群。有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4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
程度的缺铁。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20%。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我国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约10%,女性患病率为20%,孕妇患病率高达35%。城市儿童缺
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2.3%,农村儿童为26.7%[1-3]。已有大量证据表明,缺铁性贫血对儿童行为、发育、运动和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4-8] ,也是诱发和加重成人诸如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危险
因素[9]。因此,缺铁性贫血已构成严重影响国民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0]。
类似缺铁性贫血症状的中医描述始起于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病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指出:“病者萎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就是说因泻利不止导
致面色萎黄者为重症、死症。宋代《圣济总录》中也有面色萎黄的描述,如“面色萎黄,饮食不化,心腹痞满,呕吐酸水,大肠泻痢,手足逆冷,骨节酸痛,日渐羸瘠是也”。是指脾脏疳积时,
除有消化不良、大肠泻痢、心腹满闷一般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枯黄无泽、手足逆冷的危重现象。同年代的《卫生宝鉴》《世医得效方》中记载“食劳疳黄”“积黄”,明朝《医学纲目》记载
[11]
“食劳黄”以及民国出版的《证治心得》中记载“萎黄”病名均与缺铁性贫血类似 。
因缺铁性贫血病理结局明确由机体铁缺乏导致,补充铁剂是针对病理结局治疗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危害性了解不足,加之铁剂治疗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使多数患者不能坚持常规治
疗,或由于病因未能有效根除,导致缺铁性贫血迁延不愈,并加剧了患者心理负担。中医早就认识到类似于缺铁性贫血的“萎黄病”与矿物质缺乏有关,并喜用含铁矿物质治疗,如南北朝的《集
验方》载有“绿矾”治疗“小儿疳气”。元朝《世得效方》用“醋煅针砂”治疗“积黄”“黄肿”等。明代《张三丰仙传方》对“伐木丸”功效解释为“治脾土虚弱,肝木气盛,肝乘脾土,病胸
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清代《重订广温热论》引张三丰方,用制白术、黄酒曲、煅皂矾制丸以治黄胖病,症见面色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倦无力等。《医林纂要》中对
皂矾功效解释曰:“矾红,功亦略同白矾,色赤入心入血分,治诸血病,从容平缓而有奇功……又能敛气,且不必忌盐,盖平肝即以和胃,补心即以生土也”。《杂病源流犀烛》治疗萎黄病用“针
砂消食平肝,其功最速,不可缺,又须带健脾去湿之药治之,无不愈者”。《串雅内篇》用“加味绿矾丸治大小男女黄病……大率四两药可治一人”。从以上古籍文献可以看出,中医以矿物质治疗
缺铁性贫血具有悠久历史,有效而无不良反应是其特色和优势[12]。“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核心内容是:①鉴于中医药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色和优
势,倡导以中医药防治为主。②基于《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强化预防与康复理念,把治疗时间点前移,提出缺铁性贫血是以预防为关键、治疗为核心、康复为目
标的一体化过程。
病理病因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储铁不足、铁摄入减少、生长发育过快、铁丢失过多和(或)吸收减少等导致[13-14]。病理改变除导致不同程度贫血外,由于体内许多含铁酶和铁依赖酶,如细胞色素C、过氧化
酶、单胺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等控制着体内重要代谢过程。当机体缺铁时,会影响铁与组织呼吸、氧化磷酸化、胶原合成、卟啉代谢、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功能、神经介质的合成与分解、躯体及神
经组织功能,而导致一系列非血液学改变。如上皮细胞退变、萎缩、小肠黏膜变薄致吸收功能减退;大脑皮质层、下丘脑5-羟色胺、多巴胺等介质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pdf
- 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20-01).pdf
- 重组人白介素-11防治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pdf
- 《成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诊治建议》解读.pdf
- 2020年欧洲重症医学会非出血性重症成人患者的输血策略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df
- NCCN T细胞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21年第1版.pdf
- NCCN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21年第2版.pdf
-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与诊治国际共识报告更新(2019版)解读.pdf
-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pdf
- 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pdf
-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pdf
- 西达本胺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淋巴瘤联盟、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08).pdf
-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和处置指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02).pdf
- 血凝酶在急性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血凝酶在急性出血临床应用专家组(发布时间:2018-02).pdf
- 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18年)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学专业委员会《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制订协作组(发布时间:2018-02).pdf
- 安徽省血友病分级诊疗指南(2017版)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时间:2017-04).pdf
- 安徽省血友病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17版)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时间:2017-04).pdf
- 出血性疾病治疗应用血液制剂的专家共识上海市医学会输血专科分会、上海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发布时间:2017-07).pdf
- 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上海市医学会输血专科分会、上海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发布时间:2017-07).pdf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及浆细胞肿瘤微小残留病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发布时间:2017-12).pdf
文档评论(0)